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麒麟镇以“两学一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时间:2016-05-17 08:04:53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真信笃行、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凝心聚力,实现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麒麟镇以“精准扶贫”进村入户核查编制四项清单为契机,让基层一线的老百姓通过切身感受,来评价麒麟镇的“两学一做”到底有无做实、有无成效,以“精准扶贫”的成果检验“两学一做”的成色,以“两学一做”的成效助力“精准扶贫”的推进。

  一、明确措施走访到位。要求各结对帮扶干部把精准扶贫当成自己的事情主动去做,争当群众的脱贫领路人。做到熟知贫困户家中生产生活情况、发展能力与出路,与群众多交流、勤交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时刻站在贫困群众的立场和处境思考问题,结合实际开动脑筋,用好各项扶贫政策,想方设法补齐发展短板,拉长“后发”优势,用真情真意帮助群众,形成党群干群齐力攻坚贫困的合力。

  二、精准扶贫帮扶到位。一是发挥党员、大户的带头作用,形成众人合力和“人人帮扶、户户参与”的帮扶局面;二是要对贫困户量身定做扶贫方法,有的放矢。紧紧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等致贫原因,为贫困户制定成效明显、适应发展且科学合理的脱贫方案。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并为其提供就业渠道,依托雨露计划、农业技术学校培训等举措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增加收入。

  三、责任到人脱贫到位。要求干部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方法,进村入户到现场,面对面与扶贫对象商讨脱贫办法,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四项清单”,全面、精确、深入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个性特征与整体共性、致贫原因与脱贫路径等各种情况,为贫困户脱贫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定期走访调查贫困对象,为其提供智力支持,认真做好走访记录,做到贫困户一天不脱贫,工作一天不放松,让扶贫措施落地生根,让扶贫工作开花结果,做到敢作敢为、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扶贫攻坚工作递上群众满意的答卷。

  四、严格督查落实到位。镇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列为重点督查工作,由纪委牵关,抽调专人每周对干部入户走访、扶贫措施落实、摸底调查表和入户手册填写、扶贫档案资料整理等基础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不认真、不及时、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姚自强)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真信笃行、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是党的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凝心聚力,实现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麒麟镇以“精准扶贫”进村入户核查编制四项清单为契机,让基层一线的老百姓通过切身感受,来评价麒麟镇的“两学一做”到底有无做实、有无成效,以“精准扶贫”的成果检验“两学一做”的成色,以“两学一做”的成效助力“精准扶贫”的推进。

  一、明确措施走访到位。要求各结对帮扶干部把精准扶贫当成自己的事情主动去做,争当群众的脱贫领路人。做到熟知贫困户家中生产生活情况、发展能力与出路,与群众多交流、勤交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时刻站在贫困群众的立场和处境思考问题,结合实际开动脑筋,用好各项扶贫政策,想方设法补齐发展短板,拉长“后发”优势,用真情真意帮助群众,形成党群干群齐力攻坚贫困的合力。

  二、精准扶贫帮扶到位。一是发挥党员、大户的带头作用,形成众人合力和“人人帮扶、户户参与”的帮扶局面;二是要对贫困户量身定做扶贫方法,有的放矢。紧紧围绕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无劳动力等致贫原因,为贫困户制定成效明显、适应发展且科学合理的脱贫方案。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并为其提供就业渠道,依托雨露计划、农业技术学校培训等举措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增加收入。

  三、责任到人脱贫到位。要求干部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方法,进村入户到现场,面对面与扶贫对象商讨脱贫办法,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四项清单”,全面、精确、深入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个性特征与整体共性、致贫原因与脱贫路径等各种情况,为贫困户脱贫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定期走访调查贫困对象,为其提供智力支持,认真做好走访记录,做到贫困户一天不脱贫,工作一天不放松,让扶贫措施落地生根,让扶贫工作开花结果,做到敢作敢为、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扶贫攻坚工作递上群众满意的答卷。

  四、严格督查落实到位。镇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列为重点督查工作,由纪委牵关,抽调专人每周对干部入户走访、扶贫措施落实、摸底调查表和入户手册填写、扶贫档案资料整理等基础工作进行督查,对工作不认真、不及时、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姚自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