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枞阳镇有这样一位高龄福星,儿孙满堂,家庭和睦,邻里乡亲赞叹,她就是新华社区1929年出生的张桂兰,今年88岁。
张桂兰老人,瘦瘦的,虽然岁数大,但脸色紅润,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还非常健谈。老人和丈夫一直没有红过脸,相互尊重,尽管离她去了十多年,但子女都成家立业,在四世同堂中出了7个大学生,其中有几个孙子在外地工作。目前大儿子朱思源已经68岁,二儿子朱士义已有61岁,小女儿朱菊云48岁。平日老人与小儿子一起生活。
张桂兰老人是个地道的基层干部,一辈子生活在社区,对居民感情至深,当过代表、党支部书记,为居民服务,深得居民喜爱,多次被评为“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优秀基层干部”。1997年主动让贤退下来后,还积极为居民服务,不時走到社区转一转、看一看,为社区干部传授“工作经”。“老人家闲不住,爱操心,”大孙女董玫笑着说,“在我懂事的時候,奶奶看到別人家困难总是尽力帮助,还常常告诫儿孙不能忘记穷人,现在依然改不了这个习惯,时不时还在提醒晚輩要用心对待贫困的人,勤奋工作,才能有好的收获。”
“老人一辈子从不挑食,什么都能吃。”在当时生活条件差,大多数以素菜为主,但就这样,张桂兰很少生病,小疼小热从不吃药打针。而現在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张老太也吃得越发的讲究了。孩子们为“老寿星”准备了营养餐,”但她不太乐意接受,坚持自己节俭的生活经。听到大家议论自个儿的“养生秘诀”,张老奶奶笑着说:“我不喜欢喝酒,但可能吃点肉,更爱吃硬饭。”老人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只吃七分饱,从不暴饮暴食。老人爱吃蔬菜,白菜豆腐是最爱。“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闲。”这是老人常说的,可见,常吃白菜有利于延年益寿。尽管头发全白了,但这几年头发却在变黑,大家都很纳闷,是不是真有返老还童之说呢。张老太认为常锻炼对老年人身体有帮助。
虽已年近九十,但张桂兰生活依旧自理,好吃好睡,时不时还亲自动手洗衣服。老太太很爱干净,连指甲缝都剔得干干净净。平时衣服自个儿洗,自个儿困硬铺又将被叠整齐。
老人有儿孙29人,她常住在小儿子家,有时也会在孙辈家住上几天,但都与下辈相处十分融洽。儿孙们都十分孝顺。说起这个家族最大的功臣,还是小媳妇把所有的活都揽了过去,十年如一日孝顺她,不仅给老人理发、剪指甲、洗衣服、做饭这些琐事,而且沒听她抱怨过。她和老人与其说是儿媳与婆婆,不如说是亲母女,她们之间无话不谈,关系十分融洽。”其他的子女孙辈也常常给她买衣裳,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也常带来水果,营养品,怪不得老人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张桂兰老人一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左邻右舍,谁家有个难事,她都会主动帮助。60多岁的王传宝、是张老太的邻居。王传宝的丈夫瘫痪在床,儿子由于小脑萎缩也是半瘫,还有一个孙女要上学,生活得很艰幸,老人得知后,不时去帮助其料理家务,有时也将家里儿女孙辈们送给她的营养品送些给王家,鼓励其战胜困难,在老人的影响下,王传宝树立了生活的信心,不仅服侍好瘫痪在床的丈夫,而且照料好了半瘫痪的儿子,还天天送孙女上学,近二十年如一日,天天如此,用真情书写人间大爱,由此被评为市级好人,得到社区居民的夸赞。老人看到这一切后,也开心的笑了。不仅如此,张老太现住的房子成了社区老人聚会聊天的首选地,每天清晨她都会把房子打扫干净,还将板凳摆放整齐,开水烧好,给她的朋友们做好服务,一齐谈心交心。为了欢乐,老人们聚会的时候,张老太专门买来电视机和大家一起看,以了解国家大事。尤其是老人发现邻居家闹矛盾时,总是主动前去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化解了矛盾,又平息了纠纷,仅此,共平息纠纷48次。因此,人们都称张桂兰老人为“义务调解员”。
这就是一个88岁老人的人生。(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朱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