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枞阳在线消息 在枞阳的堤坝上,活跃着一支特显眼、特能战斗的队伍,抢修道路,备运沙袋,下水打桩,抢险救灾,处处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藕山镇从基层挑选了一批深谙水性,懂伐木、打桩、驾驶等技术,组织纪律观念强的12名党员,组成了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面对越发严峻的防汛形势,党员突击队员们下定决心,誓于洪水抗争到底。
支援前线信心足
7月6日7时许,藕山镇接到上级命令,县城上码头圩堤出现渗漏,水泥路基被洪水淘空,老城区告急,急需一批懂水性,会打桩的人员。藕山镇接命令后,立即调动抗洪抢险党员突击队,赶往十几公里的抗洪现场支援抢险。
在县城上码头防洪墙附近的的圩堤上,党员突击队“挥舞”着一根根粗壮的杉木,用汽锯削尖杉木一头,将其插入土中,挥动大榔头,把整个杉木砸进圩堤内。近100根的杉木桩在这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信心与决心并行,雨水与汗水交织,终经干群5个多小时的努力,险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备足物资忙不停
藕山镇党员突击队视灾情如命令,把灾区当战场,紧急行动,迎难而上,带头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7月3日,藕山镇三角圩出现险情,堤身大面积滑坡,形势危急,若不及时处理,会有溃堤的危险。面对身后的家园、千亩长势喜人的庄稼,党员突击队员们把自己店里的彩条布、铁丝、照明用的电线等物资运往抢险现场,和前来的群众一起开导渗沟、装运土袋、加固护坡。看着大堤滑坡持续,裂的缝隙越来越大,大家正着急不知怎么才能把险情稳住,队长唐义丰看到后,想都没想立刻就跳进了水里,开始把散落在水中的沙袋摆摞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又有多名队员也跳了下去,和他一起并肩作战。在那么深的水中提百十斤重的沙袋,其难度可想而知,党员突击队的英勇行为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群众。
恪尽职守写春秋
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走在前面,为群众做出了榜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力体现。7月7日至14日,在赵青联圩二道防线抢险现场,陆军第12集团军某部200人和武警安徽省总队某部220名官兵支援加固二道防线。队长唐义丰是个退伍军人,有着20年的党龄,98年家乡发大水时,他是活跃在抗洪一线的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正是这样的一位老兵,他深爱藕山脚下的大地,深深懂得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以自己无私的付出和无悔的忠诚为赵青联圩筑起一道道固若金汤的堤坝!在这里,我看到了这位老兵们践行的赤诚初心,为表达心意,唐义丰带领全体突击队员,为官兵们送来了茶叶蛋、矿泉水、牛奶、苹果、八宝粥,率先掀起慰问官兵热潮,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们事迹影响着白荡街上的居民和商户,几天时间里,白荡街上的鸡蛋被买了个空。“战友们支援我们家,与洪魔作斗争,我们要做好后勤保障,让战友们后顾无忧。”唐义丰坚定的说。
他们活跃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危难时刻,藕山镇党员突击队员勇于担当、顽强拼搏,为灾区人民擎起一片天,真正成为冲不垮的堡垒,压不倒的旗帜,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本色,让党性在滔滔洪水中闪耀光辉。(何朝乾)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