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麒麟镇探索“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新路径

时间:2016-08-29 07:56:08

  枞阳在线消息 今年来,麒麟镇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政治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积极探索“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新路径,把基层党建目标任务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机融合,制定脱贫攻坚“作战图”、树立考核评价“风向标”,切实找准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仗。

  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注重配强脱贫攻坚“关键力量”。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把党组织建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阳和、麒麟两村组建1个联合党委,在产业链上建立多个党支部,提升资源要素配置力。实行“支部+”精准扶贫,鼓励基层党组织领办创办、支持引导、“双向进入”等方式,强化村级党组织对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以及农村经营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领导,逐步建立扩大支部+公司、支部+合作社、支部+协会、支部+电商、支部+基地的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模式联合体。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在专业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模式,将党支部与贫困户牢牢捆绑在一起,把党支部、合作社和贫困户连成利益共同体,让贫困户致富有人带、劳动技能有人教,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抱团”发展新模式,让困难群众聚集在产业链上,搭建起产业脱贫新平台。新安村党总支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产业带动实现共享,采取“公司+支部+贫困户+合作社”的方式,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以苗木产业为支撑,以“绿麒麟”品牌为载体,着力实施苗木产业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工程,组织有发展能力的党员,采取提供种苗、传授技术、土地流转等方式,吸纳贫困户村民入股分红、就地务工。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全村贫困户和“三留守”家庭进行结对帮扶。因地制宜抓出特色,做到脱贫一个村就形成一个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点,让全村贫困户在“造血”中实现根本性的脱贫,确保贫困户永续增收。合作社成了麒麟镇“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特色示范工程之一。

  狠抓基层队伍建设,注重聚集脱贫攻坚“精兵强将”。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采取举办培训班、选送村干部到党校、农技校、农广校学习等方式,搞好村干部、农村党员的技术培训、学历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教育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自觉转变工作方式,始终做到公开办事、公正论事、公平理事、公道处事,塑造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实施“党员关怀工程”,积极探索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对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定期分析党员党性、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开展党员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制度,开展“寻找身边最美党员”等活动,激发村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充分发挥村级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大学生村官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后备基础。在驻村工作队伍的管理上,以创新为理念,以科学、管用为原则,探索创建“互联网(微信)+驻村”模式的“驻村微动态”管理平台,要求驻村扶贫干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适时发布扶贫工作动态,以数据记录工作痕迹,实行“痕迹管理”。将党建扶贫工作作为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组干部,提升基层干部的脱贫攻坚能力。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注重把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选拔进入党委班子。

  狠抓实用人才培养,注重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为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的致富带富能力,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发展党员,加大在致富能手、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力度,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优先发展党员的重要条件,着力抓好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把农村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引导他们服务基层,带动发展产业,拓宽致富路子,实现农村实用人才培育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和干部培养工程,采用专家授课、观摩学习等方式,分类分批对农村“田秀才”、种养植大户进行专题培训,帮助他们解决技术难题,并通过他们将农业实用技术传授给更多的贫困农户。积极开展“支部+协会+远教”等模式,切实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的培训。探索实践“课堂建在基地,培训送到田间”的培训模式,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成为在农村脱贫致富产业发展的“土专家”,切实当好带领贫困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坚持用其所长,采取政策扶持、项目倾斜和技术帮扶等办法,引导和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带头参与蔬菜大棚、水产家禽养殖、花卉苗木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示范和带动身边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目前全镇形成了由党员领办的岱鳌村茶叶种植和肉牛养殖产业、新安村花卉苗木产业、梅花村优质稻种植加工产业、阳和村生态药用牡丹产业和肉鸽养殖产业、石婆村的棚蔬菜种植农超对接产业、泊塘村水产养殖产业、麒麟村品牌黑猪大乐购营销产业等党建扶贫特色产业示范村。

  狠抓村级阵地建设,注重打造脱贫攻坚“坚实平台”。在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中,以脱贫攻坚工作为契机,多方筹措,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把村级阵地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举措,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了解贫困群众的热切期盼,制作了脱贫攻坚作战图,明确了脱贫攻坚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接贫困村和贫困户,细化实化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文化设施、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需求清单,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各项民生工程。村级阵地配套了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综治维稳室、卫生室、农家书屋、农村淘宝网店等多个功能室,配套建设了综合文化广场和乡村舞台,并安装体育器材、健身器材,进行了亮化美化,推动村级阵地布局科学化、配置标准化、功能规范化。把扶贫工作与开展为民办事服务、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结合起来,全面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和民事代办制度,做到了“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广泛开展便民服务代办,各村确定一名村干部为扶贫办事员,方便了群众办事。成立民情理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在抓好建设的同时,更注重阵地制度化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服务群众的功能。健全完善了民主议事、组织生活、党员联系群众、民主评议党员、村务管理、党员目标考核、党员学习签到等多项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将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村干部的管理考核,与村干部报酬发放挂钩,保证了村级阵地各类服务设施正常高效运转,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战斗平台。(姚自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