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枞阳镇新华社区位于县城老城区,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面积1.5平方公里,有13个居民组,1809户8289人,其中党员35人,党支部1个,60岁以上老人1536人,青少年1812人,辖区内有县直单位7个。其他群、团、社会组织5个。加上今年四月初成立的由11人组成社区协商委员会,计各种组织7个。自2012年4月启动基层协商工作以来,新华社区就以社区自治为抓手,变“替民做主”为“让民做主”为导向,以解决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打通居民诉求与政府决策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协商议事权和决策权,形成了共同治理社区、居民自治的新局面。
近年来,新华社区充分发挥居民议事会作用,切实解决了社区建设中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路不平、灯不亮、卫生差、治安乱等现实问题,在推动社区建设的同时,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社区民主建设得到了充分发挥。
正是为了使社区民主得到充分发挥,新华社区成立了居民议事会,首先注重推选议事会成员。在推选社区居民议事会成员时,社区充分考虑把热心公益事业和社区建设、乐于奉献、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具有一定议事能力的群众推选为议事会成员,同时兼顾考虑年龄、知识、来源等因素,确保居民议事会成员结构合理。截止目前,新华社区居民议事会有成员40名,共计收集意见建议280余条,办理实事好事160余件。与此同时,多层次收集社情民意。建立《新华社区干部定期走访群众制度》,认真收集社情民意,建立走访台账,认真梳理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发放新华社区服务工作便民联系卡4000余份的基础上,要求13名网格管理员每天走访网格,及时掌握网格动态,居民议事会成员积极组织居民召开小组会、楼栋会、大院会征求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截至目前,已召开意见收集会26次。2012年起,社区抢抓“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创建的机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解决了居民群众“急、需、盼”等问题,共争取社区公益项目20个,涉及资金100余万元。接着社区还坚持法治理念,实施好“三个化”即:内容格式化。选题定事,明确“议什么”。对收集到各方面议题认真研究,严格甄别,对涉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秩序以及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矛盾冲突等公共事务进行议事协商,个体利益、个人诉求不列入议事范围。程序规范化。规范流程,明确“怎么议”。规范议题选定、会议准备、召开、公示、执行等5个阶段的工作步骤,将选定的议题、议事会的召开、议事的结果、执行的情况全程向居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履职制度化。建章立制,明确“作用怎么发挥”。社区按照“7+X”议事模式,组建了居民议事会,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理事长,社区党组织代表、居委会代表、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志愿者代表、有威望的老同志等11类人员共计40名。建立了自治章程、议事规则、社规民约等相关制度。
在这个基础上,社区又建立健全了“四会一评”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新华社区居民议事会成员推选办法》,去年十月,顺利完成了新华社区第五届居民议事会成员换届推选工作。完善《新华社区居民议事会“四会一评”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意见收集会、议题讨论会、居民代表听证会、议事会决策会。每年年底,社区召开一次述职评议会,组织社区居民、议事会成员、居民代表、党员代表、驻区单位代表、商家代表、志愿者代表等人员参加会议,对议事会会长收集、提交群众意见建议和督促办理情况等进行述职,并接受与会人员的现场提问、现场回答,经现场无记名投票进行后当场公布结果,将评议情况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切实发挥了居民议事会作用,提高了社区事务决策的科学性。在坚持了居民议事会制度以后,社区还结合居民理事会、组与组协商、邻里协商、民主评议等形式,以民情巡访日、社区警务室开放日、城市生活e站、妇女之家、QQ群等为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推进了社区信息化建设,开辟了社情民意网络征集渠道,为居民搭建了网络协商平台。一是收集渠道的多样性。社区结合“民情家访”、“两代表一委员”、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深入“访民情、知民意、解民难”;定期走访慰问,对重点对象“每天电话问候一次、每周上门走访一次”,与群众结对子、交朋友,说心事、解心结。并制作了社区便民服务卡,划分了网格,公布了网格员电话、社区办公电话及QQ群号码,广开渠道收集议题。今年社区收集问题20条,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工作2次,所有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二是参与议事的广泛性。由社区党组织邀请各方代表,采取民主协商、多方听证等方式,共同商议社区的重大事项。同时,广泛征求居民和法律、社会管理等部门技术人士的意见,确保实施方案科学、可行。三是协商结果的一致性。居民议事会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民主协商、平等议事,形成共识,做出的决定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形成最大认同点;若共识无法达成“全体一致”,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现共识的多数一致;未达成共识的,做到条件不成熟的不强行协商,意见不统一的不强行决策,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二次或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四是收集民意,以活跃群众文化为突破口,促进社区协商民主。社区现有居民8289人,60岁以上老年人就有1536人,平时无事可做,群众文化的需求非常突出,针对广场舞,健身操在中老年群体中受欢迎度,社区居民议事会收集民议,将成立广场舞、健身操队,歌舞合唱团的组建提上议程,为此,社区聘请老师定期指导,目前,各类团队人数达百余人,现在每逢重大节日开展的文体活动,老人们都积极参与,活动次数达40余起。五是协商解难题。以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为重点,提升社区协商民主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好自治功能。社区位于县城老城区,历史遗留问题很多,背街小巷房屋落水井下水管为铸铁管,年久,房屋破损现象非常突出,存在安全隐患,居民议事会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并多次与辖区单位沟通,现已全部更换为PVC管。因社区为老社区,无小区,无保安、社会治安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偷盗现象偶有发生,为此,居民自发成立了治安义务巡查队,定期巡查。六是协调为民做实事。社区在有关部门和单位在职党员的大力配合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修建了朝阳巷、西寺巷、护城路侧巷水泥路面等八条,疏通了县供销社小五套居民下水涵道,修建了正大街101号大院内路面及下水道的硬化,修通了庙巷里南路巷口路面及下水道,同时安装了巷道里面的防火消防拴。治理了凤凰山山体滑坡;整理了庙巷里蜘蛛网式电线,解决了三户困难户的危房改造,安装背街小巷路灯三十六盏、帮助解决了护城路二十户居民用水、水压小的问题、落实督办了粮食局、经贸委两处围墙、倒塌、重新修建、督促县房产局公房和老棉麻公司宿舍的危房拆除等实事,排除了安全隐患。正是这样,社区居民议事会已成为联结社区“两委”与居民的桥梁纽带,成为了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新华社区在协商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居民议事会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上级的要求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出现的新问题仍要一一解决。为此,新华社区结合实际,觉得以下问题要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帮助落实:一是居民活动的场所偏小,不能满足居民开展活动的需求。二是没有专项活动经费,影响了活动的开展,由此,社区建议上级政府帮助解决场地事宜。经费最好列入财政预算。(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