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里是黄泥路,一到下雨天路就不好走成了“水、泥”路,垃圾也随处可见。如今,路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出门就有垃圾桶,每天还有保洁员定时清扫,变得和城里一样干净卫生…小孙子上学都全部走水泥路更方便了…”,枞阳县钱桥镇大塘小街中心村张老乐呵呵起来,“我们老年人还可以带小孩在农民文化乐园打打球、下下棋、看看戏、健健身、跳跳舞、晚上出门有路灯…真好!”。大塘小街中心村为2014年度枞阳县10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之一,含8个村民组,共290户、1460人,钱桥镇坚持宜居生态色调,结合村庄现状高标准科学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指导建设,抓质量、抢进度、重落实,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营造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钱桥镇在村里悬挂了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横幅、张贴了宣传标语,并先后召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座谈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广泛开展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宣传。同时,该镇还组织村干部上门入户,面对面征求村民的意见与建议,赢取村民的理解与支持,激发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情,提高村民对民生工程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为加强美丽乡村民生工程的监督管理,该镇成立了以镇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落实、镇村(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召开了中心村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会议,选举产生了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推选有威望、公正正派的党员担任理事长,并由理事会制定理事会议规则和章程,交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发挥理事会在项目实施中的组织发动、协调议事、工程实施与后期管理的作用,提高公众对项目建设的知晓度,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实现“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大家的事情大家管”,从而达到“规划制定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群众监督、资金使用群众清楚、项目建成群众满意”的效果。
在实施美好乡村建设以来,村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环境美化”,其中,清淤两口当家塘,完成土方5000立方米,并护砌两塘口洗衣跳和休息平台;新建三条水泥路890米,入户路2660平方米;新建水冲式公厕和15平方米的垃圾收集房各一座;新建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一座;完成村部门前100多米长水沟和地坪砖铺设;新建候车厅一座,购木质凉亭2座;新建400多平方米活动广场、300多平米文化墙以及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展览墙;对庐十路两侧2.2公里进行提升,绿化树木2300棵,对村庄内新建道路进行了全面绿化,新栽4000多棵,草坪6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近百盏…;大塘村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强山塘兴修、道路硬化和安全饮水工作等村级基础性设施建设,通过群众性环境整治,实现净化、绿化、美化村庄,并建成市级农民文化乐园、“幸福生活e站”,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图书阅览室,娱乐健身场所、老年活动室等村级组织阵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大塘小街中心村切实加强建管护,成立了保洁队伍,消灭卫生死角,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农民文化乐园正常开放,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村民养成了卫生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该村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依托望野园林苗木花卉基地和祥龙生态观光园等,发展优质稻、苗木花卉等特色生态种养殖,建立农民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舒坦了。环境变好了,落户企业也多了,枞阳安康服饰、金源汽配等企业先后落户大塘村,就近解决了附近500多人的就业问题。
如今的大塘小街中心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山清水秀、村容整洁、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画卷:功能多样的文化乐园,配套齐全的健身器材,平坦整洁的村庄道路,叶沃滴翠的绿树,图文并茂的文化墙,生趣盎然的果林……干净、整洁、美观、有序、文明的村居环境,在提升村庄的整体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尹传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朱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