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何孔云从贫困户变身“养殖大户”

时间:2017-08-22 07:51:14

  当笔者找到何孔云时,他正站在塘埂上,一见到我们,他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的龙虾已经卖完,而且价格不错,土鸡也将出笼,鱼吗,长得也快。”他像孩子似的乐呵呵地对我们说。

  难怪,他这么高兴,到7月底,他已销出龙虾2000多公斤,收入比较可观。

  何孔云是枞阳县枞阳镇五一村的养殖户。妻子身体不太好。《精准扶贫工作手册》上这样描述:何孔云,家中因学致贫。解决方法:养殖。

  一家四口人,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身上,而且他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70亩水面上,还有土鸡。每年养殖什么,怎么养?何孔云非常谨慎。

  “我养过鱼,但是最赚钱的还是龙虾。”何孔云说。由此,他养殖了50亩水面龙虾。

  五一村是枞阳镇人口大村,全村4000多人口,土地面积5500亩,其中水面占2000亩,山场面积2000亩,是一典型的贫困村。但这里资源丰富,素有“美丽水乡”之称。离县城较近。何孔云从小生活在这里,耳闻目睹,知道水面的价值,既可养鱼,也可养龙虾,且方便经济,水温适宜。刚开始,他采用常人的养殖方法,利用水面泛养。这种方式成本低,但生长出来的龙虾产量低,品质差。卖不了多少钱。始终摆脱不了贫困。2016年,枞阳镇党委政府要求五一村于2017年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为此,该村党委、村委成立精准扶贫和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确定了“一对一”帮扶措施。

  镇村干部对何孔云“一对一”帮扶。按照因户施策、困人施策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镇村干部抓住了确保何孔云如期脱贫的关键———科学养殖,精心管理。

  2016年春天,为了规避风险,也为了科学养殖。何孔云重新调整了思路,将70亩水面中50亩养殖龙虾20亩养鱼,同时,利用庄前屋后养殖200只土鸡。和往年不同的是,从虾、鸡、鱼苗起,他就严格按照农技人员的要求科学养殖管理。

  他经常请农技人员到他养殖的水面察看龙虾和鱼的长势,讨教管理病害防治以及如何提高成虾的出售率等。

  到了年底,何孔云一算帐,70亩水面养殖龙虾和鱼的所得,不仅还完了以前的欠债,还结余了。他不仅脱了贫,还有了存款。

  五一村扶贫工作报告显示,2016年年初,全村贫困人口196户642人,通过1年的精准扶贫,年末贫困人口为118户343人,占全村人口的7.89%,剩下的贫困户将于2017年底全部脱贫、村出列。

  正是这样,何孔云脱贫后,没有忘记困难时村两委和乡亲们的帮助,他想方设法带领其他群众致富,把自己养殖的经验无偿传授给愿意学的村民和其他村的村民。在他的带动下,如今,五一村出现了规模种植水稻、养殖土鸡、种植葡萄、种植莲藕等大户。这些大户又带动了周边村民脱贫致富。预计到今年年底,五一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全镇人均水平以上,年底可全部实现脱贫。

  “没想到,家门口闲置的70亩水面成了我们一家的金饭碗,庆幸自己赶上了党的好政策,赶上了‘扶贫’这趟车。有了引路人,找到了致富路,让我们全家过上了幸福生活!”何孔云一脸笑意地说道。(方新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