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为了巩固提高“双创”水平,枞阳镇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因地制宜坚持党建引领,走出一条以党建带关工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一是做到领导高度重视。一年来,枞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纲入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创先争优目标管理考核系和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大局,并明确副书记主管负责,列入议事日程。同时明确一名退居二线的原副职担任常务副主任,负责日常工作,经费上予以保障。
二是“五老”积极参与。认真吸纳热爱关工事业的“五老”和退居二线的同志投入关工工作,建实骨干队伍,及时宣传“五老”等典型事迹。落实关工小组的活动经费和参与人员的工作性补助,同时动员志愿者、义工等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投身关心下一代事业,建立志愿者队伍,目前全镇共有“五老”等志愿者2600多人。
三是抓示范促辐射。坚持抓典型,总结成功经验,抓好试点,探索新办法,发挥典型示范促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双创”工作的升级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推广新华社区的经验,使得新的典型不继涌现,不仅巩固“双创”成果,而且提升了“双创”水平。
四是上下联动出成果。做到上下联动保证党建带动关工建设,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实现“双创建”工作向深层次发展,不仅在村、居民组设立关爱员,而且节假日活动有辅导员。
五是潜心耕耘“责任田”。结合实际,认真打造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关工工作的优势,对中小学进行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活动,一年中,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与校外指导“假日课堂”有机结合,共举行宣讲报告38场,受教育青少年6000余人次。打造网吧监督平台,打造宣传基地平台,在重大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开展才艺展示,读书竞赛,看红色影片,家风教育,介绍好人事迹,革命传统与红色基因教育等级,为群从办实事,办好事。至目前,已有8人被评为省、市好人。
六是用心建好“机制链”。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与有关部门和组织的联合办事,联度会议等横向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了督查机制,实现了有人、有钱、有地方办事和开展活动。同时,坚持了月例会,旬学习,年总结机制,做到督查,通报,销号管理规范,保证抓好延伸,抓好队伍,抓好场所,抓好示范,真心实施了“回头看”“巡回展”。
七是打造了精准扶贫关工助力名片。一年来,坚持常规性走访慰问,结对帮扶,捐资助学活动。开办了“扶贫讲堂”在“精准扶贫,关工助力”活动关爱平台的凝聚下,筹资37万多元,帮扶青少年儿童250多人,使40多人激发了内生动力。
八是深耕崇尚美德的土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镇上下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良好氛围。由镇关工牵头,与妇联,中心学校联合,在全镇小学中开展了“十佳少年”评选活动。与宣传、妇联一起举办“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同时,主动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大局,在文明创建,家训收集,家风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全镇形成了“爱国、孝敬、勤劳、崇文、感恩”的浓厚氛围。以“家风”带“社风”,促“民风”建“新风”,青少年及其家长的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明显提升,孝敬老人的多了,违法犯罪的少了,助人为乐的多了,命里纠纷少了,专心读书的多了,打架斗殴少了,创业致富的多了,贫困户低保户少了。呈现出爱党爱国爱家读好书,关心关爱邻帮邻比贡献的喜人局面。
九是营造出关心关爱氛围。今年来,为拓展载体丰富内涵,搞好主题教育建造出关心关爱品牌,他们按照“就地就近”原则,以村(组)、社区为单位,利用多功能活动场所,电教室,图书室等开办青少年“假日课堂”,开设“道德,自护,家训,才艺,技术”五个讲堂,组织志愿者授课或作报告,共举办26期,受教育青少年达1300余人次,得到社会的认可,通过教育有效地防止了假日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青少年的文化道德素质,巩固了在校学习成果,让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留守儿童快乐。(唐升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