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浮山镇开发区徽业服饰就业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的裁剪布料,缝制衣服,生产正忙。该就业扶贫车间,共建设面积约1000平方米,目前,生产加工工人已有120人,其中贫困户10人,每月收入不低于2500元。
为做好就业精准扶贫,浮山镇打造农村“扶贫车间”就近就业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主要采取公司+生产车间+农户的生产模式,全镇共挂牌4个就业扶贫车间,主要加工服饰,雨具等。
浮山村的就业扶贫车间安徽浮山雨具有限公司,建设面积约150平方米,所有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户均可就近到“就业扶贫车间”上班,该就业扶贫车间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对其进行培训。目前,车间内加工工人已有50人,其中太平村加工车间用工20人,贫困户9人,每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
女儿桥村——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女儿桥村党委利用合并前被废弃的原灯塔村部和灯塔小学,召开村党委会议研究盘活资产,同时,通过外出借鉴模式,招商引资铜陵迪瑞工贸有限公司到村内开办服装加工厂,并共同出资成立铜陵利丰服装有限公司,并组织村内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服装厂工作。同时,该服装厂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使用本村村民,解决女儿桥村10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20名贫困人员就业。女儿桥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帮扶单位通过外出借鉴模式等方式,盘活了村内闲置的集体资产,而且带动本地老百姓致富,造福一方。
据悉,浮山镇把扶贫车间作为实现贫困户精准脱贫、快速致富的有力抓手,积极打造“扶贫车间”,开创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模式,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问题,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方义兵)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