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金社镇云岭村把强化基层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规范机制,夯实基础,推动“抓基层党建”与“促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拧成“一股绳”,探索推行“三联模式”,持续精准强化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农利民政策的恩泽下,云岭村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前进。
城乡联建,紧跟“领头雁”。云岭村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党建优势,不断深化“双联系四服务”活动,引领扶贫开发工作。成立了中共普济圩农场·县安监局·金社镇星河村·云岭村联合委员会。形成跨村、跨界、跨业党组织强强融合,确保2018年村出列、户脱贫目标实现。联合党委建立大事共商、发展齐谋等议事制度,通过党建联建,使党的脱贫攻坚政策转化为村两委班子、各党小组、广大党员奋发有为的行动指南,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目标,实施城乡联建、组组联带、能人联创,使云岭村形成了以黄金茶叶、服装加工和特色种养业为主导产业的山村,推动贫困户抱团从事茶叶种植、服装加工,勤劳脱贫致富。村党总支紧跟联合党委这个“领头雁”,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把党建力量挺在最前沿”、“把心贴近人民”、“让群众热起来、动起来”,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
组组联带,筑牢“桥头堡”。云岭村将9个党小组与54个村民小组有机联系起来,筑牢党总支这个“桥头堡”,实行“组组联带”,有效推动了党建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自然衔接,以实现“培育一个、带动一方、致富一片”的目的。网格化管理。依托现行农村基层组织结构,向下延伸管理服务触角,增设党小组与自然村庄服务网格,形成“行政村—片区—党小组—村民组—农户”格局。明确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开展便民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信息化交流。建立和完善党建QQ群、手机微信(短信)群和村先锋在线网三大网络信息系统,第一时间把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到有需要的群众,把上级精神和组织关怀传达到党员群众心里。志愿化服务。各党小组组织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定期深入村组,举办便民利民、助老扶幼、美化环境、文艺演出、科技下乡、农技上门等各项组团式服务活动。
能人联创,勇当“排头兵”。云岭村产业链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把村干部、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带领群众脱贫攻坚。在党建引领下,该村把“党建+能人联创”覆盖到各项工作中,创建脱贫攻坚新模式。涌现出陶中武创办的安徽然迪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杨七五改造茶园40亩等一批能人联创典型。在云岭村与安徽然迪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组建起的就业“扶贫车间”里,带动周边村民55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36人。该车间还带动45户贫困户资产收益分红,每户每年分红240元,村集体每年收益7200元。杨七五经营的茶场,通过技术帮扶、提供茶苗、提供劳动就业岗位等多种,与6户贫困户结成对子,有效带动了贫困户通过创业、就业实现脱贫。
“千盏灯火收眼底,万家忧乐系心头”。如今,云岭村的党建引领、聚力脱贫的“三联模式”,擂响了接续攻坚的战鼓、发出了决胜脱贫的号召,该村正努力向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吴志敏)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