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士诚身高不高,留着短头发,虽然已经67了,但是身子骨很是硬朗,平时爱抽烟,也爱喝点酒,是一个直爽的人,若是有人问他为什么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帮助邻里,他总是说:“这些没什么,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邻居嘛,应该的!”
鲍士诚年轻时在外务工,他不怕苦、不怕累,于1996年用打工挣来的钱在老家盖了一栋二层楼房,他用自己的勤劳让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他平时是个热心肠,为人爽快,在村里很有人缘,谁家有什么事情都找他帮忙,他也从来不推辞。以前,村里识字的人不多,他平时爱写字,只要有人家里要办大事都会想到他。因为他人缘好、会写字,村里人就推荐他做了队长,村里要是有事找他准没错,他总是能很快把事情办好。2006年,鲍士诚因为在村里的良好表现被推荐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从此他把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
鲍士诚与邻居李书胜母亲很早就相识,他们的家相距也不过百米,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鲍士诚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李书胜是个贫困户,从小就是个哑巴,加上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了腿部残疾,无劳动能力,生活十分困难,只能与自己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更加不幸的是1996年李书胜被查出患有尿毒症,每年都需要去医院进行透析治疗,其中每年少则要去医院3-4次,多则要去医院7-8次。李书胜的两个弟兄早已成家,他们一个在江苏打工,一个在广西打工,只能丢下李书胜和其母亲两人留守老家生活。李书胜和其母亲都不认识字,两个弟兄又远在外省打工,每次去医院办理入院、住院手续就成为了李书胜和其母亲眼下最难办的事情。他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就主动陪同李书胜去医院办理手续,这为李书胜母子解决了大困难。每次李书胜母亲拿钱要感谢他,他总是婉拒。二十年来,他坚持义务陪同李书胜去医院没拿过一分钱。
鲍士诚平时爱看书,特别喜欢看些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现在年纪大了,他只是种些蔬菜、瓜果和油菜自己家吃。饶是如此,善于学习的他经常用从书本学来的新知识指导自己耕种。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在得知李书胜参加了村里为贫困户安排的农业扶贫项目时,他就主动帮助李书胜种菜、养鸡、养鱼。通过他的帮助和指导,李书胜每年都能在种养业上有固定的收入了,从此生活有了盼头,生活有了慰藉,李书胜整个人都精神了些,以前愁容满面的脸上也时常挂有笑容了。
笔者在对鲍士诚采访的过程中,被他爽朗的性格、乐观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格深深感染。生活中的幸福其实可以很简单,用他的话说:“现在的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越来越富足了,这得感谢党和国家!作为一个普通人,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事情,这样就能让我很开心!”是啊,生活中有着许多像鲍士诚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悉,浮山镇党委现已将鲍士诚作为该镇三个好人代表之一推荐参加了2018年度“枞阳好人”评选。(鲍习宝)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