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枞阳 “民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19-01-23 15:13:28

  走进枞阳县钱桥镇街道,映入眼帘的是正在紧张施工的污水管网铺设现场,挖掘机、卡车等机械齐上阵,管道铺设正衔接有序地进行;枞阳京环环境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专业设备正在实施环卫保洁作业……

  这是枞阳县民生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近年来枞阳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向民生倾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四好农村路”、“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一项项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支持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振兴展开了优美的画卷。

  实施“四好农村路”,让农村通行“畅”起来。“十三五”期间,枞阳对十条县乡道进行升级改造、对农村公路路面等级进行提升,进一步完善道路路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已新修、改造农村公路846公里,其中:县级畅通工程41.45公里,乡级畅通工程28.70公里,贫困村较大自然村硬化工程180.09公里,撤并村268.68公里,老村道加宽327.12公里。2019年项目计划693公里,促进了农村公路微循环,推动枞阳交通实现质的飞跃;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实施危房改造,让困难群众安心“居”起来。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精准确定改造对象,并实行动态管理。因户施策规范化管理,加强督查狠抓进度质量,引导困难群众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危房改造中来。2018年实施棚户区改造3066套,改造2个城市老旧小区,面积2.63万平方米,涉及307户,解决了1819户贫困农村家庭住房困难,让困难群众住得安全、住得放心,增强群众的认同感,提高群众满意度。

  狠抓“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让农村环境“绿”起来。围绕建设“美丽枞阳”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全域环境整治,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推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稳步实施农村改厕,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绿色家园,2018年完成1.5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任务,2019年1月1日起全县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等环卫作业由京环公司负责,实行农村环境一体化运营,全力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民生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还老百姓清水绿岸、田园风光。

  开展“水利薄弱环节治理三年行动”让农业发展条件“利”起来。实施主要支流治理,实施中小河道治理,开展易涝地区排涝能力建设,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018年完成新开工的2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1座重点易涝区排涝泵站、1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创新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推进水利大建设,努力变“水患”为“水利,群众生产、生活全面受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美丽乡村建设”让乡村面貌“美”起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围绕升围绕“一心、两点、三线、四片”总体格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梯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县190个行政村,规划布点中心村131个,其中省级中心村63个。截止2018年底,全县现已建设完成省级中心村48个、市(县)级中心村77个(不含区划调整3个乡镇)。通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区域形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把工作理念聚焦在“提升群众的幸福度、激发群众的获得感”上,依托山水、人文、产业等资源,深度挖掘整理,每个省级中心村均提炼了村庄主题,充分展现中心村地域之美、发展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建设名人文化纪念馆,窗口展示枞阳厚重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创业创新精神。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尹传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杨阳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