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人们回家团聚的最好时节。无论人们一年四季奔波在何处,春节都会回到那个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聊聊邻里家常,谈谈工作体会,看看家乡变化。“亲情比酒浓,过年回家最温暖”,当过年的脚步一步步临近,过年的气氛在空气中愈酿愈醇,常年在上海从事建筑行业,老家住在枞阳县钱桥镇高丰村的唐春明,他的心早已随风飘向了家的方向。收拾收拾心情,这就启程回老家。让我们跟随在外创业好多个年头的唐春明回家过年的脚步,四处走走看看,感受老家农村这两年的大变化。
乡村的路宽了畅了
唐春明所在的高丰村是典型的圩村,位于钱桥镇东北角,白荡湖后稍,属沿湖低丘陵区,岗圩交错,素有“九圩十三叉”之称。“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唐春明以前在家乡村庄的墙上经常看到的标语。如今,随着国家对乡村交通的重视和‘四好农村路’工程的实施,农村过去泥泞坎坷的乡间道路已经完成了路面硬化,直接连接到了乡道县道。村里的主干道更是修的宽阔,村里的变化更大,以前的乡间泥巴小路已经变成一条近5米宽的水泥路,横穿整个村庄,以前圩区走路都走不到的地方,现在已经可以开车通过。更让他惊讶的是不仅是村主干道路,就连村组道路、入户道路也全部建好,唐春明这些在外务工回家的人们可以把车开到家门口了。道路宽了,回家不再感到拥堵。连去集镇街上办年货大堵车都没有如预期般出现,原来在街道车辆流量大的交通路口,镇里还安排了人指挥疏导,让我们感到非常舒心。
家乡环境卫生变整洁干净了。
印象中乡村的卫生环境总是很差,垃圾随处可见。但是,现在无论经过哪条路,路面都非常干净。以前,马路两边总会看到一堆堆垃圾,非常影响美观。如今,马路两边都设有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和禁倒垃圾的标志,原来家乡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农村环境一体化运营,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县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等环卫作业由专业的京环公司负责,全力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这马路干净了,人的心也跟着敞亮了。不但外面的环境卫生好了,老家的新厕所也变漂亮了,里面安装了卫浴,接上了自来水,也通了电,安上电灯,和城里卫生间没有太大差别。现在上厕所很方便了,干净卫生。不像原来是旱厕,厕所内臭气熏天,而且蚊虫也很多。不光唐春明老家厕所改造了,我们村有很多住户都统一改造了卫生厕所。在老家亲人的言谈举止中我们感受到农村卫生改厕不仅仅为乡亲们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身体上的健康保障,更有精神上的安慰,更重要的是,自开展农村改厕民生工程以来,整个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整个村庄空气都明显感到清新许多,现在村子变得健康了。
困难群众安心“居”起来了。
“咦,隔壁付老家的房子怎么大变样了”?付老是唐春明所在村建档立卡五保贫困户,以前所住的房子还是上世纪父母留下的毛坯红砖房,由于年代久远,房屋越来越破旧。村里有的五保户住进了镇敬老院,但他说在村里住习惯了,舍不得周围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不想离开父母留给他的“家”。2018年村里将他家纳入危房改造户,现在他住进了崭新的房子里面,里面生活设施很齐全住得安全、住得放心,看到房里房外焕然一新,付老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他说再也不怕大风大雨了,心情真是那个爽。原来枞阳县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精准确定危房改造对象,并实行动态管理。2018年解决了1819户贫困农村家庭住房困难,让困难群众住得安全、住得放心。
“家乡变靓变美了!”
“家乡变靓变美了!这是唐春明回来的第一感觉。平整宽敞的文化广场,配套齐全的健身器材,平坦整洁的村庄道路,叶沃滴翠的绿树,图文并茂的文化墙……,我们高丰唐湾中心村是2018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定位为“孝义之乡,醉美唐湾”,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配套、道路畅通、污水处理、沟塘清淤、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15个项目工程类已全部完工,绿化点缀自然,乡风和谐,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养老”良好社会风尚。过去春节大家回来了,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了,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垃圾遍地。今年回家看到村民都自觉将垃圾进行袋装,送到政府专门修建的垃圾桶,而且还有专门人员进行清理。春节期间,唐春明利用短暂的假期给长辈拜年,和同学朋友喝茶。感觉到今年家乡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打牌打麻将的人少了,跳广场舞、健身、文化娱乐活动多了,村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亲戚朋友之间交往更频繁了,大家的感情更深了。
回家过年,让唐春明看到了家乡的巨变,是民生工程让我们的家乡变得如此美丽,家乡美了富了在外游子更安心了,民生工程与老百姓更亲也更温暖!(尹传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