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汤沟镇彭山村:战“疫”扶贫两不误

时间:2020-03-13 12:57:4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走进汤沟镇彭山村,沃野田畴春耕忙,稻虾共养盼丰收,沟渠道路相纵横,文化广场喜迎人……

  着眼基建 内畅外联新格局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村里以前是没条像样路的。彭山村党总支书记钱大明对以前村里交通要道印象深刻。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全面改善彭山村容村貌,村庄以“畅通工程”项目为突破口,畅通拓宽村与G347国道相连的江彭公路;依靠“一事一议工程”项目护坡拓宽了村内主干道;运用“扶贫工程”项目硬化了713米扶贫路。“外联内畅”的交通路网初具雏形 。

  38个村民组,4300个村民,文化广场却为零。“以前底子薄,基础差。现在咱们村路通了,产业有了,基础强了,文化建设更不能落后腿。”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周志荣积极向自己所在单位铜陵市科技局争取近10万的项目资金用于新建文化广场,投放体育器材,仅用一年时间,村民活动健身场所便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自2016年以来,彭山村共修建道路4条;安装路灯145盏,完成了全村主干道的路灯“亮化”工程;疏浚了桂宕沟渠、改建了3个小泵站、清淤了7个当家塘,惠及2000亩农田。

   

  抓好产业 就业扶贫“齐步走”

  积极寻求村集体经济增长点,2018年在镇“三资”交易平台将500亩民生圩养殖场、300亩杨泊圩养殖场承包经营权公开拍租,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5万元。

  盘活村紧临白荡湖的资源资产。村两委在帮扶单位铜陵市科技局指导下,成立淡水养殖合作社,吸纳了两户稻虾共养基地,带动了近二十户贫困户土地流转的同时,让当地村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产业选准了,村庄的“造血”功能增强了,村集体收入产生持续稳定的收益。“集体经济有了,也要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主动对接贫困户,做好就业需求摸底、服务。69岁的钱黑皮,是彭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收入微薄的他通过村里面岗位推介,政策宣传等,不仅实现了就业务工,还于2017年顺利脱贫摘帽。“现在不仅可以照顾家里的一亩三分田,还可以有自己的一份务工收入,每年收入逾3万元,再也不是什么贫困户了。”钱黑皮说道。据悉,2020年彭山村通过岗位推介、政策宣传等,19人已外出务工、7人市内务工、10人已有外出务工岗位。

  挖掉了“穷根子”,甩掉了“穷帽子”,村民稳步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为彭山村发展变形注入了强劲动力。

  严防严控守望春暖花开

  彭山村腊月28日起便已开展自武汉、湖北回乡人员动态摸排;设立路口值守卡点,后G347路口卡口24小时值守,风雪无阻守好汤沟镇西北大门;由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牵头号召,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本土企业家积极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共8万余元;帮扶单位市科技局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捐款1万元,并2批次共赠送500只口罩、9升消毒液。

  疫情防控抓得紧,脱贫攻坚不停步。钱大明介绍道,现阶段,扶贫各项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需整合优势资源,在产业发展上求突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将在做大做强村淡水养殖合作社前提下,撘乘白荡湖旅游即将开发的顺风车,盘活700亩的山场资源、发展村域旅游,创建省级美丽乡村。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贫,两手抓,两不误,彭山村在奔跑中不误春光好时节。(吴玉婷、吴继华)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