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雨坛镇:文明新风扑面来

时间:2020-03-30 15:03:43

  枞阳在线消息 春日里的雨坛,万物复苏、新风扑面,一股蓬勃奋发的生机和活力在广袤的乡村大地涌动……住在雨坛镇先锋村姚山组的方四旺,早早地就在院外打扫卫生、清理杂物。“我们这里现在正在建设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呢,我是这儿的老百姓,脸上特别有光,把自家的庭院搞干净,也就尽自己所能为村里做点贡献”。

  近年来,雨坛镇把强化文明创建,激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实施精准扶贫、选树典型等作为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落地生根。

  强化文明创建,弘扬时代新风。该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组织所辖10个村开展不同级别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目前,5个村创建成市级文明村,5个村申创县级文明村,文明村创建率达到100%。

  “正月里我村有位99岁老人去世,又是疫情防控期间第一例。按照惯例,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家去世,肯定要大操大办,考虑疫情的重要性,我们村的红白理事会第一时间到该户与户主谈心、宣传政策,该户当即表示积极响应号召,简办丧事,为疫情防控‘让路’”,为周边老百姓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先锋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盛南平说。

  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大幅减轻了群众负担,得到了村民的普遍好评。同时,积极指导各村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贫困群众“精神食粮”。该村以提升广大贫困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目标,扎实开展文化扶贫,为农村贫困群众送上“精神食粮”,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儿上。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电影、大鼓书、广场舞等,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全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均可达30余场次。“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平时喜欢热闹,爱跳广场舞,农闲时给村民们表演,比凑在一起打牌、闲聊的好。我们这里组建了5支队伍呢,经常代表镇里出去比赛呢!”,傍晚时分,雨坛村村民汪龙华边调试音响边说。

  该镇还不断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户户通、农家书屋实现了村全覆盖,3个村建立了文化广场,有针对性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抓春节农民工、贫困群众返乡过节重要节点,大力开展文艺下乡、义务送春联等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查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党总支书记齐继生说“我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建成为契机,大力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活动之中,让群众听得懂,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脱贫致富能力”。目前,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已全覆盖,依托中国好人、最美退役军人胡晨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地开展送政策、送健康、送文化、送科技各类活动以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精神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小手拉大手、文明跟我走”、“家洁院净”“疫情防控”等系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组,通过志愿服务队伍的帮扶,不断促进乡风文明和谐。

  为使群众直观感受,该镇各村设立文化墙,以本地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内容,用文字、漫画等形式美化环境,推进村庄规划治理,建设完成美丽乡村,着力发展乡村文化游,助推乡村振兴,浸润引导广大群众的价值追求。同时,开展各类评选表彰活动,表彰“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以此为契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努力形成邻里和睦、家和万事兴的社会新风尚。(汪翔)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周若扬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