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镇坚持以支部带动、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体现在脱贫攻坚全过程,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富民深度融合、互促双赢。
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建立“互利链”。围绕“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将各村党建工作融进产业链,通过土地流转、参股分红、吸纳就业、承包经营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村“两委”成员与重点贫困户结成对子,采取耕种互助、技术互享、困难互帮等方式互帮互助,将党组织建设深度嵌入产业扶贫,让群众在发展产业中脱贫致富。目前白茶长势良好,基地建设规范标准,2020年底其种植面积即将达到500亩。截至目前,该镇2020年有发展特色种养业自主经营意愿的贫困户有400户。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项目,麒麟镇岱鳌村增加150亩白茶项目已完工,白茶基地的土地整理、栽苗、除草、施肥、打药、维护,每年解决12位贫困户长期务工及260人次临时务工,带动14户以上贫困户每年每户务工收入不低于2万元。石婆村扶贫就业基地租赁协议已签订,“四带一自”村级专业合作社已健康运行,新安村、阳和村鲜花大棚25亩即将投入使用,可带动38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采取“党员干部+”方式,结成“亲情链”。采取“党员干部+贫困户”方式,动员在家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每月上门帮扶1—2次,通过讲政策、聊家常、帮家务、干农活、办理申请“农户贷”、申请兜底保障等方式,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采取“党员干部+亲友+贫困户”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摸排贫困户社会关系,引导带动能力强的亲友与贫困户建立帮联“亲情链”,通过“串门走亲、唠家常”方式,在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精神扶持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帮扶,以民生为主题,紧紧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村环境整治清洁行动,全镇开发了公共服务岗位140个,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短板,组织开展以乡村治理为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清洁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帮助贫困户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采取“党组织+”方式,压实“责任链”。大力推行“党组织+”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确保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全面推进“三变”改革和“支部+”的方式,支持和鼓励致富能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创办合作社,在种植、养殖产业链上成立联合党支部,带动群众以土地入股,吸纳贫困户参与特色种植、养殖,通过固定分红和经营性分红的方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骨干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双承诺、双示范”活动,同时,大力推行“党员中心户长制”,实行“十户一联”等有效做法,引导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示范引领、发挥作用,打造脱贫攻坚的“顶梁柱”和“排头兵”。采取“村组织+党员+贫困群众”方式,年初党员与支部签订服务承诺书,对全体党员因人定岗定责,设置志愿服务岗、义务监督岗、邻里互助岗等党员示范岗位,驻村科干每季度、第一书记每月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党员会议,将党员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与扶贫工作结合,邀请群众代表、人大代表进行积分评议,评比结果公示,压实党员脱贫攻坚责任,倒逼党员提升自我净化、为民服务的积极性自觉性。(姚自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