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2点,一帮满身泥泞、神情疲惫的镇、村干部拖着沉重的步伐走进浮山村张庄组一户人家,那是浮山镇双岗大圩防汛指挥部临时租住的地方,也是临时党支部所设之地。连日来,浮山镇双岗大圩临时党支部17名党员在支部书记胡玉发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汛一线的最高地筑起一座战斗堡垒,确保浮山镇双岗大圩固若金汤。
摆兵布阵,做好“领头羊”。支部书记胡玉发已是接近退休的年龄,这次临危受命,既是组织所托,也是民心所向。他防汛经验丰富,关键时刻,沉着应对,决策精准。支委王文妹,是一位年轻的女科干,吃苦耐劳,是一朵开在防汛一线的铿将玫瑰。支委李军是浮山村党委书记,连日来他一边主持村里防汛工作,一边兼顾病重的父亲和岳父,自古忠孝两难全,而忠孝如他,坚持不辞辛苦地两边奔波。
科学部署,选好“智囊团”。就在防汛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刻,镇党委委员汪小勇主动请缨,再次请战,双岗大圩防汛“主心骨”如虎添翼。镇合医办主任童昶斌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党员、老干部、防汛老手,在双岗大圩的大堤上,他勇挑技术顾问的担子,巡堤查险,建言献策,堪称“智慧行囊”。
闻令而行,配好“突击队”。所谓强将无弱兵,在双岗大圩防汛队伍中,有一帮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他们是镇民兵应急分队成员,是一帮饱含血性的退伍军人。之前他们是纪委副书记徐满生、民政办主任方其贵、统计办主任吴桂祥、扶贫工作站站长陶元日、人社所所长丁涛、执法中队孙海艇、浮山村党委委员胡蓓国,而如今他们是一个个战士,是名副其实抗洪抢险“突击队”。
保障物资,当好“后勤兵”。镇执法中队孙骥平日是个大大咧咧的大老爷们儿,如今却扛起管家的担子。在参与防汛任务的同时,妥善安排防汛人员的饮食起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坚持记日账,每一笔支出都记录的清清楚楚,每每当大家称呼他“后勤部长”的时候,他总是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不,我就是个后勤兵,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荣幸!”(马彦)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