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是村里的主要干部,关键时刻成了一名防汛救灾的排头兵;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县人大代表,危难之际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守护神……
他就是枞阳县藕山镇巢山村委会副主任胡恩情。他率先垂范,始终走在防汛救灾第一线,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在灾难面前始终感受到温暖。
莫名来访聆听故事
听说胡恩情仍在守护着安置在巢山小学的灾民,7月23日,笔者特地赶往采访这位被村民称为“救星”的共产党员、县人大代表。上午时分,我们来到藕山镇巢山小学安置点,学校大门是封闭的,有几个人在值守,一位志愿者打开门让我进去,只见值守在大门边桌椅上的胡恩情正在为进驻受灾群众登记。他一只手握着笔在本上登记,另一只手扶着绑在颈子上的颈椎固定器,看似很难受。在旁的五保户唐来收告诉我:“从7月16日晚到现在,这孩子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他为了乡亲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确实够累的了……”见此情景,我不忍心打扰工作中的胡恩情,便从周围的灾民中聆听一个个关于胡恩情的感人故事。
带病坚持主动请缨
熟悉胡恩情的人都知道,他是是一位诚实、稳重,做事认真、对人随和而对工作又十分认真负贵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村副主任。自2014年进村,他就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做一番事业,要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这么多年来,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近段时间,他手脚麻目,走路一天比一天差,老是摔跤,手、胳膊和腿都留下许多血痕,这种状况可能是长期伏案工作所导致的。工作也要好身体呀,没办法!于是他6月19日去了安徽省立医院看了病,被医生诊断为:颈椎退行性变4.5.6.7,颈6/7椎体终极炎,腰椎退行性变,2.3.4.5.椎间盘膨出,医生建议尽快做颈椎手术,腰椎过几个月来做手术。而他强忍病痛,没有放下手里的工作,始终坚守岗位。直到6月29日,他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到医院住院做了手术。住院期间,他最牵挂的就是村里的汛情,术后3天就要求出院,出院时医生再三嘱咐,在家休息3一6月才能回复,千万不能摔跤,二次手术就麻烦了。他回家后,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又回到了抗洪救灾的工作中……
心系群众践行宗旨
7月15日,特大暴雨连绵不断,白荡湖水位猛长,严重威胁着村内350户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情况十分危急。胡恩情立即组织人员到每家每户进行疏导转移群众。水上涨的很快,白荡湖洪水已超过保证水位了,当时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在灾情面前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16日,接到镇防指的命令,巢山村立即转移第一批受灾群众,唐罡小学作为临时灾民安置点。为了做好灾后的救援和照顾灾民生活等工作,胡恩情服从指挥,积极投入到灾民安置点的工作中。为让灾民及时用上电、喝上水,有饭吃,胡恩情连续多天忙上忙下,组织人员安排好受灾群众的食宿,做好后勤保障。在胡恩情的精心安排下,灾民们的心安定下来了,情绪得到了稳定。一位73岁老人胡黑姑感慨地说“洪水让我们离开了家,但有了胡主任,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挺过去,再大的灾难我们都不怕! ……”
贴心服务安抚灾民
随着转移灾民的日益增多,唐罡小学安置点最多一次收容了灾民41人。胡恩情想得周到,做得细致,安置点的灾民除了领到被子、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品外,牙刷、毛巾、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也能及时领到,还给教室窗户量了尺寸、装上了纱窗。同时为每一个教室开通网络电视,笔者走进教室时,他们正在兴致勃勃的看黄梅戏剧呢!正源于此,每个灾民都深受感动。在安置点,每一个教室,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每一间教室都能听到灾民们的称赞声。夜晚,胡恩情在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后,便到灾民安置的教室与他们沟通,拉家常,安抚灾民,给惊恐受伤的心以温暖;他用深情话语,鼓励灾民扬起生活的风帆,挺起不屈的脊梁,重建美好家园。
在大灾面前,胡恩情没有丝毫畏惧和退缩,而是尽心尽力做好灾民转移和安置工作,用自己的言行做好灾民们的精神、生活的安抚与服务,让转移的每一个灾民感受到了安置点大家庭的温暖!(何朝乾)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