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把脉问诊”,他们是防汛前线的“定心丸”

#NAME?

时间:2020-08-12 07:58:40

  麒麟镇防汛抗洪一线,一旦发现险情,谁来了最让人安心?毫无疑问,是驻守在麒麟镇防汛抗洪一线的水利技术员们。无论管涌、散浸,还是渗透、滑坡,只要有他们的身影出现,大堤的安全就有了技术保障。

  7月以来,面对菜子湖流域严峻的防汛形势,为了守住圩堤、水库,麒麟镇防指组建了防汛技术指导组前往防汛一线,开展巡查抢护、技术指导,时刻保持“迎战”“临战”“实战”状态,为抗洪抢险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极大提高了一线发现和处置险情的效率和水平。

  “先采取抛粘土外戗隔渗,跌窝处清理杂物和软土后填粘土分层压实。”7月16日清晨5时左右,团结圩南堤时发现一处直径约1米的跌窝,情势紧急。麒麟镇迅速组织抢险并报请县防指支援。县水利技术员汪友贵接到指导令后迅速赶赴一线指导。眼见着一袋袋泥沙沉入水中并压实,但大堤下方渗漏的水仍不见清澈,在场的县水利技术员汪友贵建议外埂继续扩大范围,做第二道围堰,无论如何也要把渗漏止住,保护堤坝不出问题,扎浪、打桩,填土、加固,到下午3时这一处跌窝险情处理完毕。他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一线巡查人员发现异常情况,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做出险情判断,拿出处置方案,观察处险效果,直到最后排除险情。“有了水利技术专家的坐镇,我们安心多了。”麒麟镇防汛指挥长如是说。

  “这个散浸一定要再次加固,重新扩大反滤料铺筑范围。”连日来,阴晴不定的团结圩高温灼人,驻守团结圩防汛的麒麟镇水利站长周大兴戴着草帽,指导处险人员处置团结圩北堤管涌的一处散浸。自驻守团结圩防汛发现第一个新险情开始,周大兴就日复一日密切跟踪监测管涌险情变化和处置情况。面对高水位,他按照惯例进行巡查,对旧险情进行再次检查核实,一旦出现新的险情,就以最快速度制定精准的处险方案。7.85公里长的团结大堤他共查出渗漏点130多处,每一处他都做了标记,定时巡查,发现渗漏水质变浑浊立即报告镇防指、第一时间组织抢险,坚决保住大堤。“土专家们熟悉当地的水情特点、工程状况,对防汛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管用的办法。”麒麟镇团结圩分指挥长表示,有了他们这一批“战场老将”的加入,给我们的防汛工作注入了一剂“安心针”。

  “不怕有险情,就怕发现不了险情。”自麒麟镇组织防汛工作开始起,麒麟镇水利站技术员、老站长吴兆龙就一直在处置全镇29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及两个圩口的大小险情,查验处险效果。他十分自信:“有技术支持,有物资保障,有人员到位,有巡查防守落兜,防汛,不用怕。”他先后制定了团结圩、谷丰圩两个圩堤内塌坡、渗漏险情抢险方案,团结圩南堤跌窝险情抢险方案,处理了29座小二型以上水库分洪道疏挖管道漂浮物等。在团结圩北堤段背水坡发生滑坡,他及时提出在滑坡段采用抛土石固脚和削坡减载,对滑动体进行修破、填缝、开导渗沟方式进行处理的处置方案。依靠丰富的基层水利经验,仅凭一双耳朵就能成功判断险情,吴兆龙也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誉。“险情不断发生,但因为有他们才有惊无险。”正如一位村民所说。

  “我是一名水利技术人员,哪里有需要我就该在哪里出现。”自汛期以来,县水利局派驻麒麟镇石婆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张国旗就连续奋战在防汛一线。他主动扛起团结堤西北段防汛技术指导的责任,只见他白天头戴草帽,佩戴袖章,手持竹棍、铁锹,在圩堤防守段进行全天候拉网式巡堤查险,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出现的隐患。夜里拿着手电筒和铁锹进行巡堤查险,堤上、堤下、堤身内外,都仔细巡查,不留死角。他衣服雨天被雨水淋湿,晴天被汗水浸湿已成为常态。他的手臂和脸被晒得通红,汗水一次次湿透衣背,但他没有丝毫的放松和麻痹,每天坚持巡堤查险,记录巡堤情况,守护好团结圩堤安全。“圩堤保住了,但团结圩由于长时间被水浸泡,土质疏松,加上树洞、鼠洞等大量存在,长时间浸泡在菜子湖高水位中的梅花团结圩堤在洪水退去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塌方、跌窝、泡泉等危险状况。现在防汛已进入的最关键阶段,仍需严防死守,守住了团结圩口,就守好了麒麟镇的大粮仓。”张国旗不无警惕地从水利技术角度跟大家讲解退水防汛的经验教训。(姚自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木子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