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近年来,会宫镇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握扶贫政策资源,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既有力打造了一批支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也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蓄长久动力。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会宫镇有山场2261公顷,境内打虎山、拔茅山等山林资源丰富。近年来,该镇瞄准白茶种植产业,积极开展对口招商,利用优质山场资源,积极引进黄金茶、白茶等多个优质品种,茶产业面积初显规模,总面积已达到1000余亩。当前,茶树正处生长期,便已在茶业种植、日常养护方面带动周边200余名群众增收,其中贫困人口60余人。据枞阳县恒辉九洲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晴宇介绍,该合作社已吸纳30名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每年仅支付贫困户务工工资便有60.9万元,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配齐产业发展要素,变“筑巢引凤”为“引凤筑巢”。“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发展产业的硬性支撑,2016年以来,会宫镇结合“四好农村路”和扶贫项目建设,既呼应民生急需,也契合发展实际,集中力量打通了一批泥泞路、拓宽了一批瓶颈路、兴修了一批产业路,累计修建道路570余条,其中产业路45条,总投资1893万元,新建及拓宽总里程52.8公里。便利的交通环境加上当地政府积极的落地政策,先后有6家企业落户于此,引进资金10亿元。
构建新型产业格局,变“一枝独秀”为“遍地开花”。产业扶贫不但要着力龙头带动,更要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五年来,该镇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展自种自养项目,目前已实施3318户自种自养项目,累计补助生产成本502万元;同时,围绕产业扶贫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该镇还积极发展大棚蔬菜、水果苗木、高效白茶、观赏花卉和特种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建成扶贫基地5个,鼓励发展肉牛、生猪、黑斑蛙、小龙虾等养殖产业62家,推进全镇12个村(社区)实现产业扶贫政策全覆盖。 (张霖)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