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天气冷了,在家烤火防寒要注意安全,每天屋内要通风几次,电插排不用及时拔下来。”12月29日,受寒潮影响,枞阳县金社镇鳌山村迎来了一次雨雪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同时,鳌山村贫困群众安全过冬情况让王海美放心不下,王海美顶着风雨来到该村大院组五保户张朱牙家,告知张老安全温暖过冬注意事项。
当日清晨,鳌山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海美就来到村部,与村“两委”商议,分组走访已脱贫户,逐户进行排查,查看他们是否有取暖设备、是否有存在用火用电安全隐患、家庭环境是否整洁,冬季吃水有无问题。积极组织做好保通、防冻、避风、抗寒等工作,确保贫困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这只是王海美驻村扶贫工作一个缩影。
事事亲躬不马虎
鳌山村位于美丽的白荡湖畔,村子不大,现有535户1981人,其中贫困人口为87户287人。2019年5月,市人社局派驻王海美到鳌山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也是金社镇唯一一名女性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一年多来,王海美始终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事事亲躬不马虎,争取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大娘,您有什么困难尽管和我说啊。”在和已脱贫户章卫英谈心谈话时,王海美了解到章卫英买药的困难,就主动帮助章卫英购买慢性病药的事情承担下来了。几乎每周她都会跑到市立医院帮章卫英买药,时间长了医生感到好奇,并询问起来缘由。她就笑了笑回答着,她错过孝顺母亲的机会,又因扶贫不能时常在父亲床前尽孝,帮助章阿姨做点事情心里很踏实。
“每天吃4粒,每天晚上睡觉以前就吃……”王海美向笔者展示她与贫困户汪鲜微信聊天记录。今年30岁的贫困户汪鲜由于自己身体原因不能工作,加上年幼的儿子还需要照顾,全家的收入来源全指望着在外打工的爱人。王海美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将汪鲜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里买药的事情承揽了下来。
“我喊美姐姐,因为她人挺好的,比我稍微大一点。很善良,人很好,心也很细,我有时候不开心的时候,可以给她发微信,她就会安慰我,鼓励我们,好好生活。”汪鲜深有感触地说。
2.jpg
主动请缨抗疫情
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战斗中,王海美主动请缨,与村“两委”成员、党员群众一起奋战抗疫第一线,无论是走村户、抓宣传、设岗卡、管出行,每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
2月15日,2月份的“固定党日”,凌晨1点左右,寒风骤生、越刮越猛。由于鳌山村地处圩区,四周没有遮挡,疫情防控劝导点上的帐篷瞬间就被吹翻。王海美得知情况后,赶忙驱车赶往劝导点,和值班人员一起,艰难地固定摇摇欲坠的帐篷。等到风小点的时候,又把帐篷里的水瓶、小喇叭、车辆出入登记表、交接班登记表、被絮和床等物品重新整理。一夜未眠,一夜坚守,直到天亮。等到交接班的时候,王海美和村“两委”干部决定全都放弃休息,一边坚守岗位,一边做好帐篷加固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大家顶着寒风、冒着雨雪,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挺立在自己的岗位上。近二十多小时的值守,虽然很累很疲乏,但她觉得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党日”。
那一段时间,王海美经常是一整天忙碌着处理村民事务。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王海美从贫困群众的外出务工入手,在进组入户宣传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的同时,走遍了全村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摸清了当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意愿,积极与鳌山村扶贫车间、鳌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抓住当前企业复工复产的时机,介绍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就业。
心系群众保平安
今年入汛以来,全县降雨量持续飙升。鳌山村地势低,面对白荡湖水位不断上涨的态势,王海美与村“两委”一起直面防汛抗灾的各种困难。她走遍了全村地势低洼的庄组,挨家挨户地走访村民,让他们配合救援队伍做好财产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
“这里是我的家,我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在群众转移工作中,面对贫困户的哭诉,王海美眼睛里也盈满了泪水,发自内心的同情这些“五保户”“低保户”们。贫困户王五勤的老母亲要连夜摘掉了地里面成熟的蔬菜、瓜果,王海美就陪着贫困户下地干农活;有时候,王海美就静静地陪着一些贫困户们收拾家中东西,并告诉他们现在只是短暂的离开……。
汛期,王海美始终保持临战状态,坚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严防死守,严密防范发生次生灾害。“王海美作为一名女同志,始终坚守在防汛一线,她主动要求加入村部的党员巡逻队,参与防汛值守工作,不容易啊!”该镇联系鳌山村科级干部吴红升对王海美工作精神赞不绝口。
在鳌山圩的大堤上,王海美和镇村干部一起,坚守在防汛值班点上;在村组小路上,她和大家一起,有时穿着靴子、打着雨伞,迈着并不轻盈的脚步,走进一户户农家;在鳌山圩蓄洪后,她就撑着小船走访慰问尚在高处的农户。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王海美在关键时刻冲在前面,让党的旗帜在防汛抗洪一线高高飘扬,向老百姓传递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22.jpg
产业振兴促发展
鳌山村是无集体资产、无企业入驻的乡村。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市人社局驻鳌山村前任扶贫工作队长积极开展扶贫招商,引导企业将车间建在乡村,将工序放到车间或家庭。2017年初将村里闲置老粮站厂房改造升级,成功引进安徽优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建起“就业扶贫车间”,投产电子秤组装生产线。2017年6月“就业扶贫车间”正式运营,累计吸纳3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劳动者15名。王海美接过前任工作队长的接力棒,进一步加强村企对接与协调,稳定、扩大贫困人口就业规模。在市人社局的指导下,目前,鳌山村扶贫车间运营良好,不但巩固了贫困户脱贫质量,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创收,同时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积极支持鳌山圩发展稻田综合种养项目,按照“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稻-鳅”等生产模式,因地制宜,积极培育稻田综合种养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目前,已形成了金鳌家庭农场2800多亩稻虾综合种养项目。王海美引导村民们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王队长特点就是细心,她做事就是干脆不拖拉。她很容易去跟老百姓去沟通。一名女同志来鳌山扶贫,在工作中既有女同志心思的细腻、又有男同志做事干练、雷厉风行,这是难能可贵的!”鳌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勋金充分肯定王海美的工作能力。
今年以来,鳌山村新建的便民服务大厅投入使用、扶贫车间运转正常、贫困户脱贫后日子越来越红火……。“如果组织上、老百姓需要,我会继续待在这里,很愿意很高兴与村民们一起振兴乡村经济。”王海美坚定地对笔者说。(吴志敏)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