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大提升、集体产业大发展、生活质量大提高、人居环境大改善……”见证了全镇曾经的6个贫困村先后出列、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148户9676人顺利脱贫,再到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奋力奔跑,枞阳县横埠镇党委书记姚庆勃记忆深刻又感慨万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体现在方方面面,实现乡村振兴,我们信心十足!”
枞阳县横埠镇贫困村基础设施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发展相对滞后。在特色种养业、教育、就业、危房改造和金融等政策的扶持下,横埠镇的贫困村、贫困户陆续告别了贫困。
汪六一是横埠镇合龙村曾经的贫困户,一家4口人。2012年举债承包了合龙村东林场的500亩山场。2014年底,经医院确诊,患上了胃癌,仅医药费就要十几万元,而两个孩子每年大学学杂费又要3万余元。
“根据汪六一一户的情况,我们和村两委多次主动上门与他谈心,开导他、鼓励他,帮助他。现场指导拟定脱贫计划措施,出面协调帮助开通三相电到承包山场,为山场建设开发打下了基础。我们还和村两委精心定制、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申报户用光伏电站、种植油茶,及时兑现产业奖补资金,争取了3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用于购买羊羔、鸡、鸭苗等。如今,汪六一种养殖已初显规模并有所收获,开发种植了85亩油茶,180多亩覆盆子,养牛7只、山羊30多只、鸡鸭近400多只,家庭人均年收入已超万元。汪六一也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些困难,2016年脱贫。”该镇党委副书记周立彬说。
从2019年开始负责镇里的扶贫工作,周立彬便在扶贫一线忙碌着,眼见着每年一个变化,由小到大,才有了现在的面貌。“在2020年的疫情和洪涝面前,包括曾经的贫困户在内,大家展现出了非常良好的应对能力和抗压能力,生活过得越来越从容。这份从容,源自于物质生活的底子厚了。”周立彬自信地说。
2018年以来,横埠镇实施畅通工程扩面延伸道路56.713公里,投入资金5965万元,水泥路通到了90%的农户家门口;实施后方、黄山、宏海三座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和人饮工程,人人用上了放心水;村里的公厕有人管,垃圾清运实现全覆盖,环境有了大改善;瓜蒌、黄牛,“稻虾共养”,生态种植养殖业、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现代化食品加工业,村村有了特色主导产业。到2020年底,横埠镇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的有2个,6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30万元以上,8个村超过20万元。
“在解决贫困的同时,我们为乡村振兴打下牢固的产业基础。全力推进产业振兴乡村。新庄、横埠、龙山、少丰等8个村积极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依托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初步形成了横山苗木花卉生产基地,黄山村瓜蒌生产基地,新华村无花果基地,新庄村稻虾混养生产基地,合龙村和雨亭居委会农业整合体,育才、谋道、利华村油茶种植基地,中义、孙岗、龙山村水产养殖合作社等22个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产业发展,不断推进特色产业提升实效,做大做强村级特色产业,从而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周立彬说。(王彬)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