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是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的关键所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10月分以来,枞阳县雨坛镇严格按照省、市、县统一安排部署,紧盯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多措并举做好村党组织换届工作。全镇10个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圆满完成,选举产生了44名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通过本次换届,实现了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目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加适应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需求。
下好“先手棋”齐抓共管强责任。村“两委”换届工作启动以来,雨坛镇党委高度重视,当做全镇的“头等大事”,列为“头条任务”,坚持顶格推进、统筹谋划、精细操作。第一时间成立了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第一副组长,镇全体科干及部门负责人全员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研究上级有关政策文件,在反复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全镇村“两委”换届政策文件,明确人选标准、细化工作流程,并及时进行动员部署。注重加强对村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等具体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讲清楚村党组织换届总体安排、操作步骤、工作要求和纪律规定,设立10个业务指导组,深入村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讲政策。成立综合协调、督导组织、纪律查办、舆情宣传等4个专项工作组,抽调业务骨干集中攻坚,真正做到“抓换届的人懂政策、懂政策的人抓换届”。
打好“组合拳”夯实换届基础。 年初,镇党委就全面谋划部署村“两委”换届工作,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村进行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对村级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扎实开展专项财务审计,委托第三方审计公司对村财务账目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公开群众关注度高的工程项目等的审计结果,还干部清白、给群众明白。通过分析研判摸排出2个重点村进行集中整顿,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直接包保,成立工作专班驻村指导,明确“换届不结束,责任不脱钩”。镇党委高度关注部分因年龄、身体、家庭等原因拟离任的村干部,提前摸底,制定工作台账,由联系村科干逐人谈心谈话,倾听诉求和工作建议,并结合个人特点妥善安置,解开心结、理性对待选举结果,确保换届选举过程风平浪静。
把好“程序关”选优配强聚贤才。严格对照“双好双强”和“六选”的人选标准和“十不选”的负面清单,镇党委逐人审核把关,全面压实纪委、派出所、环保、自然资源等联审部门的审查责任,明确审查要求,杜绝出现“带病上岗”问题。镇换届指导组梳理换届工作要点,对照时间任务要求,将部署启动、党员和群众推荐、镇党委推荐、组织考察和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党员大会选举等五个主要步骤任务进行细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任务到天,实施工作日调度制,对进展滞后的村进行通报和提醒。特别是党员大会选举阶段,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全员上阵,下沉一线、现场指挥,确保选举的每个环节、每项工作、每个步骤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迹可循。
把好“纪律关”确保风清气正。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通过发布警示案例、悬挂横幅标语、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十不选”“十个严禁”“十个一律”等换届纪律要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政策要求、人选标准、选举程序,逢会必提、逢人必说,让党员、群众明白“该选什么样的人、不能选什么样的人”。同时,积极加强与流动党员和在外务工群众沟通联系,形成人人重视换届、人人支持换届、人人参与换届的浓厚氛围。
“我们将以此为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顺势而为、趁势而上,指导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全面落实‘开门一件事’,稳妥有序推进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写好村‘两委’换届‘后半篇文章’,为建设‘产业强、镇域富、生态优’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雨坛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镇党委书记陈革胜表示。(汪 翔)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