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汤沟镇江厂村党总支书记许宜保说,因地制宜,在打造风景中发展集体经济。
江厂村位于汤沟镇东南部,下辖19个村民小组,共3248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江滩资源,但这块眼皮底下的“宝贝”一直未被村里重视利用。
2006年,江厂村两委就对江滩进行招标发包,种植意杨树。2014年,合同到期后,再次招标并砍掉意杨,开始种植玉米、黄豆、小麦等农作物,由于收入不稳定,几次效果并不显著,集体收入依然薄弱。
村子要发展,没有产业不行。为壮大村经济集体收入,村“两委”积极调整思路。许宜保同村“两委”成员商量,谋划起江滩地改造开发的文章。2021年,江厂村两委开始“走出去”招商引资,经多方论证,决定引进绿阳草坪种植有限公司,发展种植生态草坪项目。“既能为村集体增收,还能起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效果。”
日前,记者一行行走在江滩,映入眼帘的是绿油油的一片片草坪。远远望去,像披上了一层浅绿色的地毯,顺着江滩无限蜿蜒。据绿阳草坪种植基地负责人刘应元介绍,去年他们投资了300多万元,从村民手中流转了土地达900多亩,进行果岭草、百慕大、四季青等绿化植被的尝试性种植。

草坪种植“三分种、七分养”。灌溉施肥、喷药除虫、清除杂草,每一项工作刘应元都精心管理,确保了草坪的“茁壮成长”。刘应元告诉记者,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草坪的需求量在增加,草坪经济的市场也越来越大。
进入冬季以来,这批草坪相继成熟,割草、捆扎、打包......记者看到农户们正在起收绿色草皮准备外销,眼下正是的绿阳草坪种植基地最忙碌的时候。目前,在基地长期务工的农户有60余人,带动农民平均年增收近万元。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周大美正在捆扎草坪,忙得不亦乐乎。“我在这里干活,环境又好,一天还有百来块钱,一年增收不少呢!”掰着指头算收入,周大美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草皮种植门槛低、投入工时少、管护要求不高,如果不被水淹,一年可收割两至三茬,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约32万元。许宜保表示,“草坪项目可以修复生态环境,还可以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载体。”
江厂村靠种植草坪,“种”出了好日子,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富了,村庄美了。草坪种植之外,江厂村还计划利用草坪资源,打造旅游景点,拓展亲子运动、婚庆旅拍等项目,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园区,从而实现“农旅一体”,助力乡村振兴。谈到未来发展,许宜保信心满满。(陈施桂晨晨)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吴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