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从今年9月份开始动工,每天有2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赶工期,确保明年4月份汛期来临前投入使用,”在枞阳县会宫镇晓春村东风圩朱湾泵站、分洪闸工程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道。作为罗昌河下段堤防加固项目一部分,该工程竣工后,将有效缓解汛期压力,提升沿线1400亩圩田农业生产用水保供和分洪能力。
会宫镇是农业大镇,全镇粮食种植面积4.7万亩,现有农业合作社42家。今年下半年,该镇深入落实“六稳”“六保”要求,积极应对旱情影响,着眼来年防汛抗旱工作,长远打算,一手抓抗旱保供、一手抓水利兴修,在上级财政资金和项目基础上,配套40万元,同步推进各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在该镇老桥村下新庄大塘兴修现场,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沟渠硬化施工,塘口清淤及涵闸主体建设已完成,预计12月底前全部竣工。据村干部介绍,该塘口面积有近10亩,先后投入了2台挖土机、1台推土机进行作业,兴修后将能够有效改善周边近400亩农田的农业生产用水。下半年干旱少雨天气,为塘口清淤节省了大量工序和时间,该项工作也获得了周边群众广泛支持,得知清淤需要场地出泥,群众纷纷主动让出塘口边的田埂供施工使用。
“我们这‘门口塘’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翻修过了,这次党和政府特意安排了这么好的政策,实实在在是让我们农民得实惠,我们一百个支持”,在老桥村新民组,现年60多岁的王双久说道。在得知上级配套资金有限,仅能保障清淤和塘埂加固后,王双久积极动员村民组其他群众,自发筹集资金3000多元采购了涵管等材料,大家自己出工利用近一个星期的时间,硬化修缮了台阶、铺设了近12米的引水涵管,有效满足了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需要。
看到村里高标农田项目兴修后的当家塘容增、堤固,蓄水能力大幅提升,同为种田能人的晓春村党总支副书记朱泽得十分兴奋。据他介绍,面对下半年的旱情,他抢在水稻成熟前,购买了抗旱设备,政府积极帮助解决了用电等需求,使其做到从2公里外输水保灌溉,自己的农业生产基本未受旱情影响。看到政府如此重视塘口兴修工作,他喜出望外,对来年继续多种粮、种好粮信心倍增。他还透露,为了进一步巩固全村农业生产用水供给保障,该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抓紧谋划了防洪沟堤埂加固提升项目,目前已纳入重点项目库申报。
正值寒冬料峭,但在会宫镇的沃野里却是一片如火如荼、生机盎然的景象。农田水利工程正多点发力、全面开花,除了近70口由镇级自主实施兴修的当家塘外,结合罗昌河上下段堤防加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政策,22处涵闸、5个泵站、7个塘口护砌、16公里沟渠硬化等正全面推进,全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强力巩固和提升,为往后备耕增产、防汛抗旱等打下了坚实基础。(张霖)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