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初冬时节,走进枞阳镇小缸窑社区,奇石俊秀、水面宽阔、树木成行,一幢幢农家院落错落有致,一个个山川旅游景点别具特色,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蓝天白云与阡陌纵横的山川田野交相辉映,诗意盎然的乡村画卷美不胜收。
小缸窑社区地处枞阳县城西郊,面积约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84户,人口约1100人。辖内山水相依、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柳峰山、狮子山、兔儿山、天峰寺等天然美景,每逢春秋美不胜收,游人如织。
近年来,该社区充分盘活闲置房屋、空地等资源,聚力打造集群式民宿,文旅、水产、农业、山场齐驾并驱,点面结合谋发展、因地制宜促振兴,有力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破解村集体经济难题。
“随着消费升级迭代,群众愈加追求品质生活,对住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焦服务品质和特色人文风情体验的农家民宿集群应运而生,备受青睐。”枞阳镇小缸窑社区党总支书记毛照发说,近年来,通过资源盘活和组织产业的发展,小缸窑社区重新焕发出生机,截至目前,共整合出268户民宿,计划以“高品质、专特色,赋人文,新体验”为经营理念,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山林水产资源,结合文化特色,筹建高标准高品质品牌化的特色农家集群式民宿。
两岸森木如离箭,船人数载一布衣;远看鹭鸶无拘束,南飞北去狮子山。枞阳镇小缸窑社区境内的狮子山海拔78.4米,占地57.8亩,在当地有“雄狮锁龙门”之称,与“令牌石”、“美女现花地”等同列为“小缸窑八景 ”之一。驶入狮子山脚下,藏于山野之中的民宿,房前有湖、屋后有山、花草簇拥,在此小住,别有一番乡村情调。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小缸窑社区将民宿经济与乡村振兴产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积极动员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地、庭院空间发展民宿经济,打造“民宿经济+产业发展”新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把房前屋后“方寸地”变为群众增收“聚宝盆”,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毛照发认为,民宿经济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是乡村产业兴旺的新风口,较之于传统农家乐的粗放经营,培育发展民宿经济,需要更加多元开放的经营理念,也离不开市场力量的共同参与。
近年来,小缸窑社区一方面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引导村民整理庭院,清理房前屋后的杂草杂物、平整土地。另一方面,围绕打造原生态山水农家旅游民宿集聚区,积极招商引资,聚人才、引资本,全面立体挖掘乡村价值。2013年,小缸窑社区获枞阳镇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一等奖,2016年,又获枞阳镇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二等奖。
“我们将积极引导群众有效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资源,高质量发展民宿经济,让民宿‘小经济’变成群众增收致富‘大产业’,让民宿经济既有‘看头’,又有‘赚头’;同时,积极开展民宿店主服务经营指导教学、争取政策奖补,开拓研学基地,让方寸之地在物尽其用中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让人民群众在青山绿水间共享发展成果。”对于民宿的发展前景,毛照发信心满满。(桂晨晨 方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陈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