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矛盾、房屋纠纷一系列棘手问题发生在同一屋檐下;田地归属权问题可能导致的群体事件;高龄老人独守在家无人照料引发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这一件件、一桩桩群众烦心事、挠头事最终都成了枞阳县会宫镇会宫社区居委会的自己事。
会宫社区下辖三个片区,辖区人口基础大,居民户籍复杂,各种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会宫社区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社区两委、网格员组成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在辖区构成了有力的信访工作网络。“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难事当家事。”会宫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俊表示,这是他们秉持的信访工作理念。
“我们会宫社区居委会办事效率真的非常高,前几天我才反映了会宫街道停车场排污不畅的问题,这才不到一周,排污管道就要修好了。”11月10日,会宫社区接到了余先生的电话,当天王俊便带着片区网格员前往现场走访调查,发现问题所在之后随即就展开了施工。
今年以来,会宫社区已经成功调解了安全生产、生活待遇、经济纠纷等70余起信访案件。2022年,共办结信访平台来件54件。他们总结提炼了“听多方叙述——找矛盾焦点——寻专业意见——定调解方案——做沟通调解”的“五步调解法”,走在化解矛盾纠纷、保一方平安的前沿。
“你说这地是你的,你得拿出证据!”2022年6月,王俊听到社区外一阵骚乱,赶到现场后,只见居民老方与老李正站在一片四分菜地旁对峙,双方剑拔弩张,眼看矛盾即将激化,王俊立即制止,对两人好言相劝。
土地纠纷在农村很常见,界址归属大多时候都是通过口头约定,大家一团和气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凡有一点冲突,即可以上升到一触即发的“矛盾点”。老方与老李的纷争暂时平息后,会宫社区居委会开展了正式调解。
“对调解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耐心倾听诉求,让矛盾双方‘尽情吐槽’、释放‘委屈’。”,王俊说道,要先在倾听中找寻矛盾化解的着力点。通过几次走访老方与老李家,得知此次纠纷原因,是老方从前任房主那儿买房后,理所当然认为屋后菜地属于自家,而老李则认为这片菜地一直是他家在种,理应归属他家。
找到问题症结后,会宫社区居委会便开始谋划调解方案,准备采取“连环战”与“情理战”,通过持续不断地上门“唠家常”、“做工作”,让双方心平气和、各退一步。历经半月调解,老方与老李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在民警的见证下握手言和,结束了这场土地纠纷。
“社区每一起矛盾,每一个隐患,都要一清到底,彻底化解。”在会宫社区居委会看来,只有在解决既往问题的前提下,全面预估可能会出现的新矛盾点,并在调解过程中保障信息对称,才能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形成闭环。因此,会宫社区居委会建立每日走访调查机制,在走访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很感谢他们。”66岁老人张国春对会宫社区居委会赞不绝口。今年10月,网格员周萍萍在走访中发现张国春老人没有补缴职工医保,在询问老人意见之后,周萍萍前往枞阳县办事大厅询问补缴流程及要求,回到社区后前往老人家中,帮助他成功补缴医保。
“能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的山芋,挑最重的担子。”王俊表示,这是会宫社区居委会对自身信访工作的要求。接下来,会宫社区将进一步做实做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解能力,鼓励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居民矛盾纠纷调解,牢固树立“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工作理念,让矛盾“就地解决”。(周素雅)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