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元月9日上午,随着审判长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场关于枞阳县麒麟镇新安村闵庄组刘某土地权属问题的“流动法庭”,在该镇新安村文化大礼堂内拉开了序幕。
新安村闵庄组部分土地因德上高速建设被征收,其中涉及刘某户1.89亩田地,约4万多元土地征收款。闵庄组对刘某户1.89亩田地土地征收款的分配产生争议。占地补偿纠纷,村委会、镇综治办、司法所多次调解,双方互不相让。
开庭当天,法庭邀请镇人大主席、法律顾问、自然资源所、公路站、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和“两代表一委员”及部分群众等30余人参与旁听。庭审现场,法官耐心细致地与双方进行沟通疏导,适时就土地使用权、所有权进行解读分析,情理结合消除对立情绪,最终双方同意认可闵庄组土地征收分配问题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
近年来,随着s335省级公路、德上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涉及用地纠纷时有发生,有时候仅仅为了地边地角的方寸之地,友好的邻里大动干戈。“我们经过梳理,发现此次的案件具有典型性和警示教育意义,决定联合法庭,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两代表一委员,在新安村以‘流动法庭’的形式开庭,现场组织调解的同时广泛进行普法教育,让更多村民能够感受到司法公正。”麒麟镇政法委员陶芳进说。
就地开庭,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参与旁听,不仅有利于案件调解,又能加强法治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流动审判’与其说是审理案件,实际上教育意义更重。我们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旁听庭审,既有利于纠纷解决,又可通过庭审零距离开展普法宣传,这已成为法治教育公开课。”麒麟镇人大主席黄璜说道。
据了解,枞阳县麒麟镇还持续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枞阳县“先让礼让公民美德教育”和“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积极拓展“流动调解”,将调解工作嵌入基层综治网格,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基层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姚自强)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