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横埠镇在信访工作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显著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夯实基层基础,织密信访工作网络。横埠镇坚持将信访工作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构建 “镇、村、组” 三级信访工作网络。在镇一级,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信访工作。同时,镇信访办配备了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信访接待、案件转办等工作。在村一级,每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信访工作联络站,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并配备了至少一名信访信息员,负责收集、反馈本村的信访信息,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隐患。在村民小组一级,推选有威望、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信访协管员,密切关注村民动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通过这一严密的网络体系,横埠镇实现了信访工作的全覆盖,确保了各类信访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搭建多元平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横埠镇紧跟数字化时代步伐,充分挖掘线上平台潜力。“12345” 热线与“安徽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在镇信访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借助其接诉即办机制,实现了信访全流程的线上运作。从问题的精准发现,到矛盾的合理分流,再到纠纷的专业调解,以及处理结果的严格督办和信访形势的科学研判,都在网络空间高效完成。如今,群众只需动动手指,便能通过这些平台 “网上说、码上办”,网络已成为群众反映纠纷的核心阵地,极大突破了传统信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让信访工作者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社情民意。同时,横埠镇不忘巩固线下渠道。在“有事找书记”的工作机制指导下,镇、村书记带头接访,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并在镇内精心设置专门的信访接待点,安排经验丰富、亲和力强的工作人员值守。他们以耐心倾听为基石,以热情服务为桥梁,认真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仔细记录每一项诉求。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全方位、无死角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后续矛盾纠纷化解筑牢了坚实基础。
多部门联动,打造一站式调处模式。为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效率,横埠镇信访办牵头,联合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共同打造了 “诉调对接中心”。该中心宛如信访工作的 “中枢神经”,一头紧密连接着司法专业力量,另一头则与有诉求的群众无缝对接。通过整合行政、司法、人民、行业调解等各类资源,创新形成访调、诉调、检调、行调、联调 “五个对接” 工作机制,构建起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模式。如今,群众无需在各部门间辗转奔波,在这一个中心就能让问题得到全面、专业的处理。在调处流程上,横埠镇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处理信访事项前,向群众详细告知处理流程与相关法律法规;处理过程中,适时公开工作进展,让群众全程参与监督;处理结束后,及时准确发布协商结果,回应群众关切。这一透明化流程极大增强了群众对信访工作的信任,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处置向法治化方向大步迈进。
传承 “枫桥经验”,完善闭环工作体系。横埠镇深入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严格实施信访工作法治化 “路线图” 以及依法处理信访事项 “五个法治化”“四个到位” 路线图,为信访法治化开展提供清晰指引。同时,积极践行枞阳县“说、听、记、察、劝、让、和、 访”八步“先让礼让工作法”,并形成横埠镇信访四条。
此外,横埠镇全力打造 “枫桥式” 综治中心,构建监测、研判、调处、督办、反馈一体的 “闭环式” 工作运行体系。通过强化监测与研判,敏锐捕捉潜在矛盾纠纷隐患,提前介入化解。在调处过程中,充分发挥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功能,推进乡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站式” 平台建设。将六尺巷 “谦和礼让、和为贵” 的文化精髓融入调解工作,创新采用巡回调解、视频调解、网络调解、品牌调解等多种新型调解方法,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真正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加强源头治理,预防信访问题发生。横埠镇注重从源头上预防信访问题的发生,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在决策前进行充分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避免因决策不当引发信访问题。同时,横埠镇还加强对民生领域的监管,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投入和解决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此外,横埠镇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解决纠纷。
通过以上一系列经验做法,横埠镇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全镇信访总量持续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展望未来,横埠镇将继续深化信访工作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李培生)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