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时间:2025-04-30 08:15:17

  近年来,雨坛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和“先让礼让工作法”为载体,依托小院微格开展便民服务,常态化开展矛盾排查,多元化做好纠纷化解,探索出“话在小院聊、事在网中办、结在格中解”的“小院微格”基层治理新模式,该做法先后被《法治日报》、人民网、《安徽日报》、《安徽法治报》等媒体刊载报道。2024年,全镇各级信访平台办件同比下降14%、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办件同比下降26%;今年1至4月份,信访平台办件同比下降43%,热线平台办件同比下降30%。

  强化“三基建设”,激活基层治理引擎。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注重发挥基层党建政治优势,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是抓基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在交流碰撞中学经验、找差距、补短板。结合日常工作、村级年度综合考核,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二是强基础,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程序关,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确保党员发展质量。持续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配齐村级班子2个,完成支部换届4个,招聘村级后备干部6名,开展村级干部培训2期。 三是固基本,巩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成果,扎实推进村级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工作,村级摘牌195块,减少证明事项60项,工作督查、文件、会议、微信群大幅缩减。

  推进“三治融合”,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聚焦基层治理群众参与不足难题,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激活治理动能。一是自治为本“增活力”。推行“党总支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治理模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严格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建立决策让村民参与、实施让村民监督、成效让村民评议的村务管理机制,实现群众从站着看到主动干,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成群众“自家事”。二是法治为要“强保障”。整合村法律顾问、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和五老人员等力量,打造具备调解纠纷、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众多功能的社会治理“顾问团”,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三是德治为基“扬正气”。用好用活“一约四会”组织,常态化开展“好婆媳”“最美家庭”“道德文明模范户”等评选活动。以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为切入点,破除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两办一不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

  整合“三大要素”,提升基层治理环境。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一是完善便民设施“添底气”。针对当前农村孤寡老人现状,率先推行“一键呼”服务,开设便民理发店,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这一做法,刚刚入选铜陵市基层微治理“十大创意暖心案例”。二是抓实环境整治“提颜值”。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积极开展人居环境绿化、美化、亮化行动,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坚持“村民自治+积分助力”,将人居环境整治等纳入积分比评,全力提升村容村貌。三是深化文明实践“赋内涵”。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老有所学行动,探索推行“1+N”模式组建“党员+网格员+群众”,定期走访慰问留守儿童与独居老人、开展理论宣讲等活动120余场次。

  探索“三个维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一是话在小院聊。推深做实网格化阵地建设,推选“五老”人员担任村民组微网格员,在网格员家中设置“微格议事厅”,把村调解室前置到了网格员家里的小院中,变“坐等上门”为“入户走访”,变“被动化解”为“主动上前”,变“应对处置”为“跟踪服务”。二是事在网中办。网格员常态化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同时,着力听取群众的诉求并予以帮助解决,同时,优化和拓展“一键呼”为老服务项目,通过零距离服将群众诉求解决在家门口,通过此项机制在“网”中解决了土地承包、养老金发放、宅基地纠纷等事项90余件次。三是结在格中解。充分运用网格化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网格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全隐患排查、基层平安创建、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依托小院微格开展便民服务,力求实现社情民意在“格”中掌握、社会管理在“格”中加强、便民服务在“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格”中化解。(汪翔)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王章志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