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浮山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指引,创新探索运用“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模式,通过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整治格局,旨在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提升乡村整体风貌,为乡村振兴筑牢生态根基。
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到位
在党建引领的示范作用下,浮山镇充分发挥了核心力量。精心打造“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的特色品牌,致力于构建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家园。通过党员大会、固定活动日等平台,广大党员被号召成为先锋模范,踊跃投身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浪潮中。党员们不仅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横幅等方式广泛宣传,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还身体力行,亮身份、晒承诺、作表率,设立了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示范岗,实行责任区域划分,由包村领导统一指挥调度,营造出“党员带头,群众称赞;群众跟随,党员实干”的热烈氛围。
浮山镇各村党委迅速响应,借全县“村庄清洁行动”的东风,常态化举办“党旗领航•清洁家园”主题党日活动,使得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乡村风貌得到了显著提升。全镇六百多名党员如火如荼地奔赴田间地头、山坡林间、公路沿线、房前屋后、背街小巷,他们挽起袖子,手握铁锹扫帚,全力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春夏集中攻坚战中。通过“党建引领、党员互助”的新机制,形成了“支部带动、党员冲锋、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极大地激发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党建+村规民约,共建营造到位
党建与村规民约的深度融合,为共建美好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村“两委”通过村民议事会、院落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将“爱护环境”“共建家园”“堂室勤扫,村道顺畅”等理念纳入村规民约,共同约定了一个宜居的新家园。这些号召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在村党委“1+5”党员带动机制下,一名党员带动五户群众,共同清理垃圾、拆除违建、治理污水、保护花木。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和维护者,“堂室勤扫,村道顺畅”的约定,如今已化作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丽现实。“农村进步不进步,就看党支部;农村工作行不行,就看带头人!”这句朴素的话语,是对党建引领下干群同心、共创美好家园最生动的诠释。
党建+信用超市,激活乡村新动能
浮山镇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引擎,巧妙融合人居环境整治与信用体系建设,犹如为乡村发展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通过结果导向的管理策略,不仅激发了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与创造力,更为乡村的蜕变增添了强劲动力。在这里,积分制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它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志愿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紧密挂钩,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新大门。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移风易俗也成为了积分超市中的一抹亮色。红白喜事的备案登记、抵制高额彩礼等文明新风尚被细致纳入积分清单,村民们通过积累积分,不仅能够兑换生活用品、享受老年食堂的用餐优惠,更在无形中引领了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了邻里和谐,提升了乡村的整体文明素质。目前,全镇已评选出1800余户信用户,500余户“最美庭院”,累计积分兑换高达9864分,这股由信用超市激发的正能量,正悄然改变着每一个乡村角落。
党建+责任担当,压实治理新篇章
浮山镇还构建了一套目标清晰、责任明确的考核体系,将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表现纳入积分考核与民主评议,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这不仅让党建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共振,更激发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细化目标、强化监督,镇人大牵头的监督检查工作如同一张严密的网,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深入各村一线,发现问题、发放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人、限时整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每一项整改措施都落到实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因此得以高效推进。
在“党建”的引领下,浮山镇形成了党委领航、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群众积极响应的生动局面。定期会议研判制度的建立,如同一个智慧的指挥中枢,针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全局谋划、全面统筹,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条不紊、高效推进。各村定期召开的环境整治推进会和进展情况汇报会,更是将学习精神、明确目标、细化举措、压实责任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绘制出一幅干群共治、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朱宝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蒋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