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消息 “再生稻生长的关键在于合理布局选好品种、种好头茬适时早插,合理施肥做好病虫防治,适时收割高留稻茬,确保第二季的产量……”雨坛镇农技站方谋明站长一边比划着,一边向种植大户传授着再生稻的生产要领。
当前正值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受强降水、高温高湿等天气影响,水稻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连日来,雨坛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精准护航”行动,“一对一” 技术指导,为秋粮丰收注入“强心剂”。
针对不同稻田的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和生长阶段,农技人员制定了个性化管理方案:对处于分蘖期的稻田,重点指导农户科学控水控肥,促进有效分蘖;对即将进入孕穗期的地块,提醒农户做好穗肥追施,增强稻株抗逆性;同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水稻科学施肥 “三新” 技术等绿色种植技术,以此提升土壤肥力,科学使用化肥,实现提质增效。
为切实筑牢水稻病虫害防线,该镇依据《病虫情报》预警提示,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虫情评估,在指导种植户精准防治两迁害虫、二代螟虫及纹枯病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加强细菌性病害与稻叶瘟的查治工作,全面推进系统性综合防治。此外,该镇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水稻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知识。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 2 场次,发放技术手册 450 余份,惠及农户 19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农户的科学种粮水平。
“前期旱情严重,水泵都是24小时的在往田里打水,现在缓解好多了。刚才打的是尿素肥料,再生稻割过之后,第二茬肥料要加大,有了肥料才能有肥效,就能促进生长。”在该镇新民村无人机操作手胡生杰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开展药剂喷洒和追肥作业。“一台无人机单次作业可覆盖10亩到12亩稻田,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以前种稻全凭经验,现在有技术员上门指导,什么时候浇水、施肥、晒田都清清楚楚,心里踏实多了。” 该镇雨坛村种粮大户伍德发看着自家长势喜人的稻田,脸上满是笑容。他家种植的1500亩水稻,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采用了节水灌溉和精准施肥技术,稻苗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我们通过现场指导结合线上提醒等多种方式,要求业主大户适时排灌,减轻高温热害和病虫害影响。”该镇分管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加密技术服务频次,组织农技人员分片包联,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壤墒情、农作物生长态势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同时,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提前发布高温、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指导农户做好应急防范,全力保障水稻顺利度过生长关键期,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筑牢防线。(汪翔)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