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时间:2025-09-02 16:00:57

  9月1日上午,汤沟中心学校的校园里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六年级近两百名师生齐聚大会议室,共同开启了一场以"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为主题的特殊课堂。这场由县委统战部与县教体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全称是什么?”随着宣讲员朱文州抛出的问题,会议室里瞬间举起一片小手。“《义勇军进行曲》”!六年级学生左泽鹏的回答清脆响亮。这个开场白如同钥匙,打开了孩子们对国家符号的认知之门。宣讲员通过国歌背后的抗战故事,引出"共同体"的深层意蕴——就像56个民族共同谱写的壮丽乐章,每个音符都不可或缺。

  在"概念共同体"环节,宣讲员用孩子们熟悉的场景作比:班级就像小家庭,每个同学都是独特音符;社区如同大乐团,不同职业的人们共同演奏生活交响曲。这种贴近生活的诠释,让抽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当大屏幕展示出人民币上的维吾尔文、蒙古文、藏文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原来每天用的钱,都藏着民族团结的密码!”  

  当屏幕上展现青铜爵与瓷碗,讲述着“何尊”铭文里的“中国”二字如何穿越三千年时光。从昭君出塞的和亲队伍,到文成公主进藏的驼铃声,历史画卷在孩子们眼前徐徐展开。当说到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时,六年级男生闻浩天握紧拳头:"先辈们用生命守护的国土,我们要好好守护!"

  在“文化基因”板块,宣讲员带来各民族服饰,截然不同的服装和谐统一。孩子们看着苗族银饰的纹路,观察着蒙古族马鞍的雕花,欲试穿各民族传统服装,文化认同悄然生根。  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张桂梅校长与华坪女高学生的合影,宣讲员讲述着这位"燃灯校长"如何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她就像现代的文成公主,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云贵高原。”学生张晓萌在笔记里这样写道。当听到马本斋支队抗日事迹时,不少孩子红了眼眶,宣讲员适时引导:"英雄精神跨越时空,今天的抗疫医护、戍边战士,都是新时代的民族脊梁。"

  互动环节中,孩子们抢答积极。“作为长江边的孩子,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当这个问题抛出时,会场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回答。“今天,我们可以用知识、用创新、用爱心来守护共同的家”。“共享同一片星空,同饮一江春水”。正如在现场的汤沟镇统战委员王翔所说:"当我们每名少年都能自豪地说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时,我们离实现中国梦就更近了一步。”

  宣讲结束后,汤沟中心学校领导表示,此次宣讲从“什么是共同体”“中华民族为什么是共同体”“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三个方面,创新采用"历史溯源+文化体验+实践引导"的三维模式,深入浅出。后续学校将有序跟进,举行"五个一"活动:一次主题班会、一本共读书目、一场文化展览、一次社会实践、一项创意作品。这场浸润心灵的“开学第一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意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图景,在深处种下团结的种子,静待春华秋实。 (钱祥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