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乡镇 >正文

时间:2025-10-31 15:54:11

微信图片_20251031083410_241_96.png

  在枞阳镇新华社区,每天临近中午,社区老年食堂便渐渐热闹起来。老人们三五成群,有说有笑地走进食堂,品尝热气腾腾的午餐。对于这个老龄化程度达34.6%的社区而言,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一碗饭”问题,更成为了他们的“幸福家园”。

  一顿热乎饭,暖胃更暖心

  新华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近三分之一,其中不少是高龄、空巢老人。“买菜难、做饭难”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社区党委书记陈国涛告诉记者:“我们开办老年食堂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有需求的老人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顿饭的事,更是连接社区与老人的情感纽带。”

  社区党委将老年食堂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探索出“集中到点点餐、上门送餐、节日加餐、生日聚餐”的特色服务模式。腿脚便利的老人可选择在食堂或社区功能室就餐;而对90岁以上高龄和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两委和志愿者则轮流送餐上门。

  “最让我感动的是送餐上门的场景,”陈国涛感慨道,“有些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愿松开,一顿热乎饭,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天的温暖和陪伴。”

  延伸服务,食堂变身为“精神家园”

  新华社区老年食堂的价值,远不止于一顿饭。在非就餐时间,这里变成了老年人文体休闲、社交互动的平台。老人们相聚在此,聊天拉家常、看电视、打牌,促进了交流交往。今年80多岁的伍洪章老人是这里的常客,他一边吃饭一边感慨:“这个食堂饭菜香,老伙计多,每次吃完饭我都不愿意走,和大家聊聊天、活动活动,找到了从前‘集体大食堂’那种热热闹闹的幸福感。”

  据介绍,社区还建立了“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借助食堂平台开展了红色教育、口腔健康知识讲座、老年人防诈骗宣传、“致我们激情燃烧的岁月”长者怀旧沙龙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食堂成为邻里融合、守望相助的学习交流平台。

  小切口大民生,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

  新华社区幸福“食”光的实践,为老年助餐服务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比如解决了高龄、空巢老人“买菜难、做饭难”的现实困境;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缓解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交隔离。

  这一模式展现了广阔而深远的推广价值。其可复制的运营模式,为各地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投入较小、见效快、群众获得感强的普惠养老解决方案。

  “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我们就知道做对了。”陈国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在保证老年餐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向周边居民和上班族开放午餐服务,实现多元化经营,让这个‘幸福食堂’服务更多群众。”(吴福成 吴文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蒋骁飞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