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0日,枞阳法院民一庭的法官接待了一位自称是从外地回来的打工妹。第一眼望去,小姑娘面容清秀,但眉目中隐约夹带着忧愁。而令法官奇怪的是,尽管天气炎热,这位小姑娘却始终不愿摘下头上那顶严严实实一直遮掩到耳根的布帽。接过小姑娘递出的诉状后,法官才了解到小姑娘来法院的原委。
原来,小姑娘名叫王娟,家住枞阳县陈瑶湖镇,今年刚满20岁。去年初,王娟经同乡章某介绍到湖北省宜昌市金鑫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打工,原以为一年打工下来可以积攒一些钱回家好过年,没想到在12月2日凌晨当班操作时,头发不慎被卷入机器,不仅头皮被揭去,而且伤及颅骨及耳部,经医院诊断为头部外伤、头皮撕脱伤、颅骨缺损、右外耳缺损,直到今年3月25日才治疗出院。事故后的王娟不仅失去了一头秀美的头发,而且落下了一处六级、两处七级和一处十级共计四处伤残。面对这样的打击,王娟整日以泪洗面,又因为后续治疗费及残疾赔偿金等费用未能得到落实,更是愁苦焦虑。今年6月,王娟在人指点下选择了诉讼作为解决赔偿问题的方式,以介绍人章某和用工单位金鑫公司为共同被告,到枞阳法院打起了官司。
王娟的遭遇让法官们深表同情。为了尽快落实后续治疗等赔偿款项,让身体受到损害的王娟通过经济补偿在心灵上得到一些慰藉,承办法官远赴湖北宜昌送达诉讼文书并着手调解。然而,由于金鑫公司对枞阳法院受案存有抵触情绪,第一次调解未获成功。回来后,并未气馁的法官继续通过电话向金鑫公司负责人详尽解释了法院受案的法律依据,从而打消了这位负责人到庭应诉的疑虑。
10月9日是案件开庭的日子。庭审中,法官合理安排时间,把主要精力放在调解上,尤其注意做好金鑫公司方面的思想工作。当法官从公司的安全管理、长远发展以及法理情理等方面晓以是非利害后,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结果有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双方从有利于生产生活出发,最终达成了协议。当天下午,按照协议的内容,金鑫公司汇出了13万元的赔偿款,并通过法官交到了王娟的手中。案件终于得到了圆满审结。(齐继福张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