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县工业系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开拓创新,突出重点,扎实工作,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稳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年初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40.65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年初目标的106%;新增规模企业36户,超额完成年初新增30户的目标,达到217户。预计2010年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十一五”万元GDP能耗累计降低20%以上,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工作目标。
一、精心组织工业经济运行
一是全面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继续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控,对规模工业企业中的重点企业,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对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现金流、订单等主要经济指标实施动态监控。每月初编印《枞阳工业》简报,及时通报工业生产情况,深入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二是建立健全月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制度。每月末,结合全县工业发展的实际和时序进度完成情况,以电话传真的形式,发文到县经济开发区、各乡镇,提出规模工业企业生产建议目标,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生产调度工作。三是力促规模工业企业申报。成立工作小组,到19个乡镇和县开发区,深入了解有关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重点督促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申报规模工业企业,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四是继续做好企业帮扶工作。深入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对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真正做到分类指导、有效应对。五是加大对工业项目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不断充实完善安徽省“百千工程”项目库,确保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有机融合,提升新产品产值比重。六是切实抓好节能降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要求,控制高耗能企业能耗水平,抑制全社会电力消费过快增长势头,确保完成年度节能降耗约束性目标。
二、深入推进企业改革
一是全力推进经信委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县经信委紧紧依靠广大改革企业的干部职工,依照政策,继毛纺厂、柴油机厂、羽绒厂、糖果食品厂、工业供销公司成功改革后,2010年成功改革了县农机一厂,共涉及职工1000余人,全部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签字率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广大改革企业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妥善解决困难职工住房问题,积极争取农机一厂和轮窑厂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棚户区拆迁顺利,涉及拆迁户300余户,拆迁面积近万平方米。目前这两户改革企业的棚户区改造配建廉租房项目进展顺利。二是积极稳妥推进二轻系统集体企业改革。继毛巾厂、压力容器厂、两个塑料厂等企业改革成功后,2010年县轮窑厂改革结束。县电机厂、色织厂等企业目前在租赁生产经营。这些集体企业的改革方案已经确定,将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促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和县委“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发展目标,加强调度服务,强化产业培育,强化要素保障协调服务,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强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纵深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激情、百倍的干劲,扎实做好工业经济“三年翻番”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为推进枞阳科学发展、加速争先崛起进程,作出工业战线应有的贡献!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原创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