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优势是枞阳县的一大发展优势。近年来,为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该县自2000年成功引进枞阳海螺水泥公司起,大力开展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特别自2005年国务院决定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以来,该县国土资源局在原有已开展大量整合工作的基础上乘势而上,把资源整合作为从源头有效“治乱”的基础性工作,以整顿促整合,以整合促规范,加快对重要矿产资源整合步伐,精彩唱响矿产资源整合“三步曲”。
第一步,以规划为前瞻。在经省国土厅批准的该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基础上,结合县情、矿情,在通过大量调研和充分论证前提下,采取“矿区为点、矿种为线、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整合思路,出台了全县采矿权设置方案,综合8个矿种、6个鼓励开采区来进行科学设置,以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进一步明确了整合的方式、步骤和保障措施,并建立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了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逐步解决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小”“散”“乱”等问题。
第二步,以整规为抓手。一是围绕重要矿种和重点矿区,以有矿产资源的重点乡镇为主战场,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纪律手段,多管齐下,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全面刹风治乱,全县矿业开发秩序明显好转,为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认真做好零星小矿的关停并转工作。按照“关闭一批,整合一批,提高一批”的原则,严格政策界限,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对整顿中依法予以注销或取缔的矿山收回采矿权,列入储备库。着力资源优化配置,对不符合规模条件、粗放式开采的矿山,其采矿许可证到期的一律不再延续,切实有效地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到期一个淘汰一个,着力优化布局,扶持和建造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矿业经济带。
第三步,以引导为推手。认真做好资源整合项目的报批工作,按照成熟一个、上报一个的思路,积极对上争取了白湖叶腊石矿区、钱铺外围铜矿区、虎栈铜矿区以及省级海螺周边水泥用灰岩及配料矿区(编号AH-34)整合项目。目前各项目工作都取得成效明显,在推进资源整合过程中,对应予整合的矿山,鼓励并引导通过平等协商、互惠互利,进行兼并重组。兼并重组不成的,进行评估,建议县政府收购储备,并依法推向市场,公开出让,按资源储量确定开采规模。打造以优并劣、扶优扶强的开发格局。
目前,通过整合,使矿山企业“小、散、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已整合的海螺水泥矿区成为全县“七园之一”的建材工业园区,产生了巨大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当年钱铺29个小铜矿参股重组的“枞阳县钱铺矿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以及技术设备投入大大改善,规模开采程度进一步加强,已成为钱铺乡一大“亮点”和“经济增长点”。而且全县采矿权数量减至一半以上,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逐步形成规模矿山企业为骨干、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产开发新格局,极大地增强矿产资源对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盛长兵)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