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枞阳法院坚持能动管理的思路,围绕提质、提速、提效的审判工作目标念好“严”、“好”、“快”、“廉”四字经,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各项工作让群众满意、让群众高兴。
抓管理力求一个“严”字。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全院18个部门被分为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两个类别,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切实将各项执法活动、各个执法环节置于严密管理之下,法院工作大到审判质量的监督管理,小到门窗、电脑、水电的关闭,均纳入考核范围;建立督查通报机制,强化院领导、纪检监察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审判执行活动的综合协调及监督、督办职责,每月开展不少于两次的督查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在局域网通报,责令责任部门限期整改,并严格按照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规定在季度、年度考核中给予扣分;建立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奖惩机制,坚持以考核结果兑现物质奖励、以考核结果选人用人、以考核结果落实惩戒的做法,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比表彰、年度公务员考评、干部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从机制上解决“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问题。
提质效落实一个“好”字。健全确保办案质量的长效机制,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案件质量评查队伍,审判监督庭作为常设的案件评查机构,对全院每一起案件从立案审查、实体裁判、诉讼程序、执行措施、法律文书、卷宗材料等方面进行全面评查,同时抽调资深法官对已评查的案件随机选取进行复评,对抽查中出现降级的案件实行双罚制,审理案件的部门和履行评查职责不到位的部门均给予相应处罚;改革审判委员会工作方式,由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牵头开展审判执行专项检查、管理成效专项检查、审判活动督查、庭审示范指导、审判经验总结等活动,并就提交审委会讨论的案件先行阅卷,提出审查意见,使得审判委员会对案件的把握更加准确、把关更加严格;推行均衡结案,将全年审判任务分解为季度工作量,每周通报各业务部门及办案法官收结案数量,让每个部门及每位法官明确工作业绩、位次、存在的差距和努力方向,着力解决年初松懈、年中忙碌、年底突击导致案件质量下降的问题。
转作风围绕一个“快”字。实行微机“滚动”分案,使法官之间形成竞争机制,促使能力强、效率高的法官能够多办案、快办案,从而带动审判执行工作的全面提速;加强法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对立案、分案、排期、结案、评查、归档等各个审判流程节点的控制,实时掌控法官的办案进度;在审限内提速,规定各类型案件应在法定审理(执行)期限2/3期间内审(执)结,超过规定时间的进行催办督办,从根本上杜绝了超审限案件的发生;建立案件速裁机制,以“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为原则,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民商事纠纷,简化诉讼程序,减少流程环节,加快诉讼进程,做到分流快、送达快、解决快、履行快;强化立案调解,前移化解矛盾纠纷关口,在立案窗口设立调解室,由专职法官全面开展立案调解工作,用足用好调解、协调、和解等手段,及时解决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纠纷,努力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
树形象突出一个“廉”字。构建司法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对全院106个岗位逐一排查司法廉洁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衍生为违纪违法问题;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审判监督机制,一方面通过案件质量评查、裁判文书评析、错案追究、信访责任倒查等途径,及时发现案件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审判程序及法律文书制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将审判管理与纪检监察、队伍督查紧密结合,对二审改判以及发回重审的案件逐案审查,注意查找违法违纪线索,对违法违纪事件严格依规定进行问责;健全内外监督网络,认真落实院长接待日、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函、案件回访等制度,充分发挥本院各部门廉政监察员和外聘党风廉政监督员的作用,以走访、座谈等形式向人大、政协、纪委、政法委和有关乡镇、企业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能动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内外监督的合力。(张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