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审判工作紧密相关,也是审判工作延伸职能、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县法院不断丰富举措,强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保护,努力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取得实效。
该院从五个方面认真开展未成年人犯罪的帮教和挽救工作。一是加强未成年被告人的人权保护,注重保障未成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在程序方面不搞简化、不走过场,对于未聘请辩护律师的未成年被告人,一律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二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量刑上尽量轻刑化,能适用非监禁刑的尽量适用非监禁刑,让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监督下改过自新,重新做人;三是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审前社会调查制度,关工委成员与合议庭成员在庭审前深入未成年被告人住所地,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犯罪前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人格特征、社会交往、犯罪原因等情况,形成审前社会调查报告并制定出个案审理方案,使案件的审判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认真做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回访工作,定期了解未成年人犯的改造及禁止令执行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门的回访教育,适时走访未成年人犯的家庭,了解他们的表现和思想状况,引导未成年罪犯的父母正确承担管教责任,使未成年罪犯真诚悔罪并能够获得家庭和社会的关怀,增强改造的信心;五是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犯罪调研,密切关注青少年刑事犯罪的新变化,认真总结、重点剖析犯罪成因,研究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积极提出预防犯罪和完善审判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民事权益容易被忽视甚至遭到损害的现象,该院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区分不同情况,重点加强了青少年的民事权益保护。一是在离婚纠纷案件中切实关注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二是在抚养费纠纷案件中督促不尽义务一方承担起义务和责任,三是在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案件中充分考虑儿童的合法权益,四是在校园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加强了对校方的过错责任追究。此外,该院还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民商事案件实行优先排期、优先开庭、优先裁判、优先送达制度,大力提倡人性化的办案方式,努力促使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将案件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该院还着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明确一名党组成员具体分管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定《学习制度》、《工作制度》,做到学习时间、地点、人员、内容、记载、经费六落实,进一步调动和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并鼓励年轻法官加入志愿者行列,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以案说法、扶贫帮困等工作,不断促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王可张勇)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