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枞阳县工商局通过政策支持“个转企”、实施商标战略、引导农民抱团儿闯市场等措施,助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政策支持“个转企”工程实施。该局规定,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公司的,可在公司名称中保留原字号;成立50万元以下的公司,免收注册登记费;对被认定为小微企业的,免受3年年检费;在登记窗口,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全程、跟踪、延伸、当场办结等服务机制,协调其办理前置审批手续,缩短办事时间……该局的利好政策,激活了全县“个转企”工程一池春水,以前那些不敢转、不愿转、不知道如何转且具备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转型升级大军中来,“个转企”工程风生水起。据统计,仅今年来,该局就为72户个体工商户办理了“个转企”登记手续,同比增长44%。
二是引导企业以小商标撬动大市场。该局通过登记联动、企业联动、代理联动、政府联动、基地联动、护牌联动、集中办理商标等方式,引导、指导企业申请注册商标,申报知名、著名、驰名商标,推动了企业以品牌撬动市场、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注册商标总量698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1件,市知名商标14件。前不久,安徽缘酒集团“缘”牌白酒还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驰名商标的认定,让缘牌白酒受益匪浅。
三是助力农户变“庭院经济”为“富民产业”。枞阳是个农业大县,农产品资源丰富。如何发展特色农产品行业,变“庭院经济”为“富民产业”,促农增收,一直是该局思考的问题。该局深入调研后决定,把工作重心放在引导农民抱团儿发展上,通过深入了解各村农产品资源优势、与农村能人和村干部座谈,引导农民申办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枞阳县钱铺乡境内群山起伏,茶叶资源丰富。过去,茶叶属“庭院经济”,销售比较困难,导致该地的优质茶叶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识”。2010年,该局引导钱铺乡112名茶农成立了枞阳县白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实行茶叶统一选苗、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很快打开了市场。今年,合作社成员种植茶叶人均一万多元,高的三四万元,合作社育出了“摇钱茶”。据悉,截至目前,该局引导农民成立茶叶、苦荞麦、蔬菜种植和螃蟹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2家,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推动了“庭院经济”向“富民产业”转变。 (章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