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枞阳县城区出租车(公交车)行业“党员示范车”和“文明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评选结果公示结束,出租车司机张以平获得“党员示范车”驾驶员荣誉称号。提起张以平,无论是他的同行,还是主管部门的领导,以及他的街坊邻居,对他的评价都是:“中规中矩、实在,在生活细节中处处能体现他高尚的品质。”
2013年11月11日的下午,张以平在城郊带了一名乘客到枞阳县城光明路,到达目的地后,乘客匆匆下车走了,就在这时,张以平发现计价器上面有一个棕色的皮包,包里有3000多元现金以及几张银行卡和一部苹果手机等物。张以平马上下车去追乘客,但没追到。下了车的吴先生到了家门口,准备开门,发现手上空无一物。敲开家门后,吴先生就用家里的固定电话拨打自己的手机,手机始终是通的,就是没人接。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吴先生放弃了找包的念头。就在此时,吴先生家里的电话突然想了起来,而打来这个电话的正是的哥张以平。张以平说:“失主包里的手机一直响着,我又不会用,最后急不过,我把车子开到我朋友那去了,让他帮忙搞,刚好手机来电,我朋友就把电话回过去了,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张以平在电话里和吴先生约定了见面地点,见面后,在确认物品确实是该乘客遗失的,张以平将吴先生的包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失主。激动之余,吴先生买了一条香烟准备感谢张以平,却被张以平一口拒绝了。事情发生之后,张以平很快将这件事抛到脑后,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可失主吴先生却久久不能平静,认为张以平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应该在社会上广为传扬,就将此事向县公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了汇报。的哥张以平拾金不昧的精神才在枞阳的街头巷尾传为美谈。
5月22日下午,笔者见到了张以平,当笔者提起这件事,张以平说:“把别人丢失的东西还给失主,我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有物归原主了,我心里才最踏实、最安心、最坦荡。”熟悉张以平的人都知道,尽管张以平开出租车的时间才一年多,可就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归还给失主的手机已不下10部。平日里遇到年纪大的乘客,上下车时他总会下车搀扶一把或是帮乘客拎拎东西;遇到孩子独自乘车的,下车时他都会嘱咐过马路时要小心,他觉得这一切都是举手之劳。“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张以平平日里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是张以平的一贯作风。中高考期间,县城的人流量很大,很多出租车司机都趁机乱要价,此时“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很少计较这期间不同平日里的“车价”。但张以平还是和往常一样的收费,从不乱收乘客一分钱。
张以平是枞阳镇长河村人,在村里,张和平一贯乐于助人的作风,也赢得了村民对他的信任,通过村民选举,他还是村里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民们有什么想法、困难,都喜欢和他说一说。5月21日,张以平还为同村在外务工或刚巧不在家的12名村民垫付了农村养老保险金1000多元。张以平说,这样做既方便了来村里办事的工作人员,又让在外务工的村民不用特意赶回家一趟。
朴实中透着真诚,平凡中显出伟大,在这个普通人的身上,我们能领略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正含义。 高春英
稿件来源: 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