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笔者一行来到县中医院内科医生李为生的办公室,虽然是下午,病人还是络绎不绝地找他问诊,只见他耐心细致地在与病人的交谈中询问病情,看舌头、搭脉、听诊、开处方……
不管工作再忙,身心再累,病人再多,他从来不厌其烦地做检查和治疗,维护医务工作者崇高声誉和良好形象。有一患者,患左脚跗骨疽,严重红肿、溃烂,外院多次提出截肢手术。后来这位患者慕名找到李医生,李为生运用自己擅长的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不顾恶臭难闻,给予自理中药外敷换药、清创,再开了几剂中药内服,经过精心医治,患者病症痊愈,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信赖。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医生的时间是由患者支配的,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一住院患者病情加重,急需转诊,他随车转诊患者到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护车从枞阳启程时,守岁的人们已放起了开门炮,等他配合市院医生把患者安置好后回到家已是天亮了。在空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面前,他从不抱怨,不断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从事临床医疗20多年来,他天天与患者打交道,在他的行医生涯中,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医患紧张事件。他的法宝就是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李为生说,“我一直是从事临床医疗,临床医疗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作,在普通的工作中,我也没有做出某些特殊的或者轰动的事件,在任何时候,我都是以自己是一个医生来要求自己。我们作为医生,应该尽量地满足患者的需要,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尽量花最小的代价,解决患者的疾苦,解决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跟患者很好沟通,达到医患关系和谐。”此外,他还非常重视诊疗过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给病人看病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坚定不移地给患者送上“四个一”,即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一个拉扶的细心动作。他认为在诊治过程中,这些细节本身就是一味对症良药。对来医院内科就诊的贫困患者尽最大力量减少各种检查费用,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减少了医疗纠纷发生。
去年9月刚到县中医院工作的内一科住院医师许成贵说:“我是学西医的,我每次开中药处方,李主任都会严格给我把关,避免我犯一些错误。对待病人方面,李主任为人和蔼,特别对那些农村的病人,尽量让病人尽量少花钱。”作为一名科室负责人,他处处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特别是对刚毕业和刚就业的新员工,能手把手、面对面地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长技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同时把科室员工思想素质建设作为开展优质服务、提升医院形象的重要工作来抓,对全体员工进行了三德、三观教育,提出了优质医疗服务理念为核心的要求,在科室内部举行了“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换位大讨论。
在行医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经常资助地震遇灾群众,以及孤寡老人。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多次为全县乡村医师培训中医方面的知识,提高基层中医认知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与赞许。徐连祥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