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实,县乡公路管理所一名普通的公路养护工,19年如一日,坚守道班工作。对工作兢兢业业,勇于奉献,曾先后获得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安徽省技术能手称号,也是我县农村公路系统的敬业楷模。
上班伊始他暗下决心:当好合格的养路工,必须学会钻研新技术,为了让自己的机械操作技术得到进步,每天他总是起早贪黑第一个出现在公路上,最晚一个离开。路上的脏活、累活抢着干,希望自己能从工作中总结更多的经验,让自己的专业技术不断地提高。白天在路上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请教身边的老机械工或与他们共同探讨,对于那些不能让自己信服的答案,下班后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清楚。
由于他在工作上勤奋好学,机械操作技术有了飞速的进步,单位决定让他接受铜安公路工程建设的锻炼。在新环境里他如沐春风,贪婪地吸收新的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新的筑路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力争做到熟练操作机械,并能做到对机械的充分认识和理解运用,力求精益求精。他不仅学会了单位所有筑路、养护机械的操作、维修,还掌握了一些节油和降低使用成本的小窍门。成绩的取得,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信任,没有让他放慢前进的步伐。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必须继续发扬“修路修身、养路养心”的铺路石精神,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他又开始钻研养护工程和施工技术。现在无论是机械操作维修、水泥路还是油路修复起来都得心应手,同事们笑称为“土工程师”。
路越修越宽,道班里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可杨实一直在公路养护一线工作,拥有A证驾照和特种机械操作证,能操作装载机、压路机洒水车等6种机械,参加了铜安路、堤顶路等10多项省县乡道路重点工程建设。他平时言语不多,喜欢默默钻研技术,注重提升各项道路养护技能,经过多岗位锻炼后,技术全面而顶尖,别人不敢开的路杨实就顶上去。2008年初,枞阳遭遇百年罕见的大雪冰冻灾害,接到抢险的通知后,当时他妻子在国外务工,家中只有他和四岁的儿子,但他也无瑕顾及,收拾点必备用品就把儿子抱到了邻居家。伴着儿子的哭声,他义无反顾的走进茫茫的黑夜,投入到紧张的抗雪救灾工作当中。他的个子比较矮小,力气不大,满满一车盐装完后,胳臂、腰像是要断了似的一样疼痛。在忙碌的抗雪救灾中,他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头剧烈的疼痛,喉咙已经发不出声音,并出现了高烧状况,他没和领导同事说,偷偷地买些降烧、消炎药品来控制自己的病情。2009年正月初一下午做完抗雪救灾扫尾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他踉踉跄跄的回到了家,孩子看见他回来了直接冲到他的怀里,可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没能将儿子抱起来,而是两腿一软和孩子一起摔倒在地上,孩子满脸惊愕地笑了,他也开心地笑了…… 徐连祥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枞阳新闻周刊
|
编辑: 王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