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汛期以来,枞阳法院全体干警坚持24小时值守,全力投入抗洪救灾抢险,一心守卫家园,用实际行动展现“两学一做”学习成效,生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
暴雨来袭 领导干部冲锋在前
从7月2日起,枞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武秀清和班子成员带头放弃休息日,在枞阳永久圩、周潭枫沙湖段、陈瑶湖流域找险情、堵管涌,排除险情,积极动员防洪墙危险地段的居民安全撤离。
7月5日傍晚,枞阳江堤永久段高沿圩水势猛涨,但是附近4名70高龄的老人仍然不愿意离开居住房屋。武秀清院长和党组成员一起做动员转移工作,经过多次耐心劝解,全部群众终于答应转移,直到晚上12点,所有群众顺利转移到集中安置点,武秀清一行才松了一口气。随后,武秀清院长沿着永久圩大堤等法院的防汛责任堤段,踏着泥泞,指导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同时向一线负责同志了解险工险段情况,不断询问防汛薄弱环节、需要多少人力支持等,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武秀清身体力行,带头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保持24小时开机,严格遵守防汛纪律。
领导带头,党员先行。防汛期间,各部门负责人和党员干警在法院防汛联系点周潭枫沙湖和法院防汛包段防洪墙轮流执勤,严密监测雨情汛情发展、参与抢险。
7月2日上午,得知枫沙湖已经超警戒水位1.08米,韦文胜主动请缨到枫沙湖防汛抗灾。领导劝他说:“你爱人还在单位加班,你在家把孩子照顾好。”“作为法院一名青年党员,在灾难面前,就应该挺身而出。”韦文胜说。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后,他迅速赶往枫沙湖一线抗灾。
抵御台风 防汛突击队日夜兼程
为抵御强台风“尼伯特”的影响。7月7日晚,副院长陈文胜带领防汛突击队连夜组织该县防汛重要地段防洪墙附近居民撤离。
突击队法警吴茂源从晚上5点一直组织群众撤离到深夜3点钟。在组织撤离过程中,有2名老太太年近八旬,行动非常不便。“我体格壮。我来背您老人家。”吴茂源主动背起老太太到安全地段又折身劝说其他群众撤离,由于地面湿滑严重,加上天黑给撤离工作带来很大不便,但是吴茂源和突击队没有丝毫怨言,将全部群众顺利安全转移。
7月8日早上7点钟,仅仅休息了4个小时不到时间,突击队又奔赴县防洪墙,就地铲土装防汛沙袋。
“扛沙袋累还是带孩子累啊?”7月9日中午,防汛突击队休息的时候几个年轻的爸爸在互相调侃。防汛突击队共25人,有3名干警新婚不久,5名干警的孩子尚在襁褓,其中法警王高文的宝宝刚满2个月,自己父母在汤沟的房子也被洪水灌注了,但他们都主动放弃休息日,“先有大家才能有我们的小家”,7月9日至10日,防汛突击队从早上7点钟到晚上5点共堆积了700多个防汛沙袋,加固防洪墙抵御台风来袭,干警们汗流浃背,泥土黏靴,但却是留下了最美的背影。
司法便民 防汛审判两不误
7月6日,考虑到汛期交通要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地段受到雨水浸泡有些松软,横埠法庭到白梅乡孙畈村巡回审判点就3起案件展开调解工作,就近开庭审案,不让群众的合法权益因洪水受阻。
针对汛期雨大路滑,该院干警在法院门口和积水路段对老弱病残当事人进行搀扶和指引,及时清理法院机关和法庭积水,保证当事人人身安全;坚持电话、网络和上门立案等便民服务,确保诉讼活动稳定有序进行;对于已经确定开庭、调解时间的,充分发挥巡回审判点的利民作用,尽可能主动上门为灾区群众服务;同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做好由灾害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因排水泄洪、道路通行等引发纠纷的排查工作,为下一步化解纠纷做好准备。7月第一周立案110件,结案95件,切实做到防汛审判两不误。
稿件来源:
|
编辑: 荣长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