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乡镇的镇容镇貌管理、规划建设、环境卫生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乡镇城管队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基层政府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队伍。县委政府审势度势要求全县各乡镇5月20日之前成立了乡镇城管执法中队(环境卫生管理所),并确定一名乡镇班子成员兼任城管中队中队长,队员不少于8到10名,从中队长人选到队员的人数的配备做了具体的硬性规定,表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至此全县城管人员达310人其中乡镇190人,县城管执法局120人。如何加强这支队伍的教育管理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我县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基层延伸工作开展情况,查找推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研究,寻求对策,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发挥基层优势,实现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改善城乡环境。县城管执法局,县编办联合到乡镇对城管执法中队组建、人员配备、办公场所、执法装备以及工作开展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调研
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向乡镇延伸的必要性
一是乡镇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我县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城镇的镇容镇貌和广大农村人口的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强乡镇城管队伍建设,规范乡镇城管执法行为,理顺镇城管机制,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二是完善城管执法体制的需要。
随着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依法行政的要求,中央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延伸到乡镇,有利于解决乡镇城管队伍没有执法权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有利于完善县、乡(镇),村(居)“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三级网格”的城管执法体制,有利于强化属地管理,实现执法重心下移,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城管执法新格局。
二、当前我县乡镇城市管理机构运行现状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城市管理中队工作开展的矛盾。
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乡镇规划区不断扩大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各种城市管理问题如违法建设、违章占道、垃圾遍布等“脏乱差”现象层出不穷。目前,乡镇城管执法中队总体运行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可能是基层中队组建在摸索过程,不知道如何开展好“乱、杂、脏”这项工作,另一方面城管队员如何依法行政基本法律法规的知识驾驭能力不强,可能造成工作开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队的工作开展作为县城管执法是业务指导,作为乡镇如何抓好这支队伍是开展日常工作,确实改变镇区的市容市貌建设非常重要。
(二)执法队员兼职人员与专职人员的矛盾。
各乡(镇)城管队伍多数是兼职人员,且承担大量非自身职责的各项工作任务,比如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大量中心工作,城管工作本来就是一项长期与老百姓每天打交道的工作,是一项长期与老百姓“弹钢琴”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吃力不讨好工作,许多同志对城管工作带有抵触情绪,这种体制不能达到履行好城管职能的要求,因此导致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镇区存在执法不到位现象。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乡镇城管中队人员配备为兼职,专职人员较少,不能正常开展自已的“一亩三分田”的工作,同时兼职也影响了专职人员的工作,
(三)村民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与管理人员素质相对滞后的矛盾。
当前乡镇城管执法队伍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工作能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执法水平低,往往采取不会在纠正相对管理人占道经营时,忽略了进行法制宣传,有的城管队员有特权思想以管理者自居,加相对管理人的法制意识淡薄,容易造成管理的矛盾,不会固定证据,不能还原事情的真相,形成城管队员执法埋怨,说工作不好做,经营户说城管队员粗暴执法,形成对立局面;;省政府法制办每年仅在5、6月份组织一次城管系统执法资格认证考试,今年我县共有会宫、老洲、汤沟等10个乡镇安排人员参加了培训考试,参加考试的39人全部通过考试取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资格。目前,已完成了执法资格公示程序,待省政府法制办下文确认人员执法资格后,县城管执法局将通过行政执法证早报系统,申请核发执法证件,实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依法行政,由于多种原因,批准设立执法中队的五个镇中,浮山、陈瑶湖、横埠镇未安排人员参加今年的城市管理执法资格认证考试,意味这三个乡镇最快也只得参加明年的培训考试。
(四)人们对城管工作热情度不高,干城管工作被矮化现象。
城管工作长期被媒体妖化,放大化,致使城管工作一直处在当前的风口浪尖上,往往认为干城管执法是野蛮执法象征。干城管工作是扫大街,相当于谁犯了错误,就去干城管,严重影响了城管队伍工作热情。你工作干得再好是应该,稍为有一点不对就是你城管的错,没有客观公正地对待。特别是年青的同志,不愿意加入城管队伍,无新鲜血液,造成城管后继无人。
三、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改革建议
(一)明确责任,推进乡镇城管执法。
为加快解决乡镇城管工作,必须明确乡镇城管执法中队、县城管执法局、当地政府相关职责。乡镇城管中队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双重领导,在业务上受县城管执法的指导,日常管理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凡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的环境卫生、违法建设、市容市貌管理等行政执法权,一律延伸到乡镇,由乡镇城管执法中队行使职权。县城管执法局作为法律主体,从法律程序和实体上予以指导;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当地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如违法建设从巡查、制止、组织强制拆除等落实好主体责任。明确相关责任后,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行政执法权向乡镇延伸等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协调发展。
(二)明确职责,严格执法程序。
明确行政主管部门与执法部门的权责,行政主管部门要履行好在日常管理环节中的各项职责,消除了执法部门执法兜底现象。县委政府制定行政主管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的权责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规定,明确处罚权的类型和范围,清楚区分行政管理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的相互关系。例如违法建设方面,规划,住建,当党委政府,要层层把关,每个主管部门做好相关职责,也不至于出现违法建设,通过明确权责,促使权力与责任相挂钩,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综合执法合力,对一些违法行为打早打小。职权与责任明确后,各部门人员必须要恪守自己权力的界限,不能再出现“好事大家抢着干,坏事没人管”的现象。
(三)加大监督力度,强化队伍素质。
执法人员的素质决定执法的质量、文明执法和依法规范执法的水平,现代城管综合执法必须有一支思想好、纪律严高素质执法队伍。
1、健全监督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一要强化内部监督。通过执法公示制、错案追究制等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切实把好执法腐败的关键环节,实现队伍规范执法、廉洁执法的新目标。二要加强社会监督。通过社会监督员和监督热线的作用,通过新闻舆论监督、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密切执法部门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执法队伍良好的形象,夯实执法的社会基础。三要完善司法监督。通过司法监督,约束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保证行政执法权不被滥用,时刻敲响腐败的警钟。
2、加强培训教育,强化队伍素质。城管综合执法范围广、任务多、专业性强,因此,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创建一支学习型的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当前综合执法的迫切需要。首先,是要学习强队,打造一支规范团队。要定期邀请专家上门授课,提高队员的理论水平和法规政策水平;同时不定期开展中层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和典型案例轮流授课,提高队员的实战能力;也可以由队员通过执法工作演讲、交流工作体会,提高队员的执法技巧。多措并举,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完善的制度是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保障,是规范队员执法行为的重要手段。努力打造一支文明、廉洁、勤政的执法队伍。
(四)运用互联网十拓宽信息渠道。
当前城管执法内容多、任务重、情况复杂,运用科技管理手段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通过信息的主导作用,实现执法信息化,是城管综合执法的必由之路。要拓宽信息的渠道,充分应用现代互联网广泛地收集综合执法信息---数字化城管。建立起覆盖面广、网络化、智能化、“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信息快速流通渠道,实现上下左右、多方面、各层次的全方位信息快捷流通信息共享。真正做到快速处置和跟踪反馈,同时又对城管人员的执法监督,增强信息的日常消化、快速处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创新执法模式,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当前城市管理队伍是城管理转型期的产物,没有这支伍,城市的容貌是不可想象的,如何充分发挥这支队伍作用,可采取夸区域执法联防联控机制,解决了执法力量不足,避免了执法不到位现象有力地推动我县城管执法。就我县县域合理划分四大片区进行联控,以横埠镇为的东边片区,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钱铺乡;以汤沟镇为沿江片区,藕山镇、铁铜乡、风仪乡、长沙乡;以会宫镇为中心片区官桥镇、白梅乡、金社乡、枞阳镇;以义津为西边片区,钱桥镇、麒麟镇浮山镇、白湖乡、雨坛乡。片区中的乡、镇轮流值班集中乡镇所有城管人员,对各乡、镇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城管集中整治。
新时期的城管工作仍要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启发自觉性为主。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改变“管理就是处罚、执法就是处罚、处罚就是罚款”的老模式,不断强化“为民、亲民”理念,坚持以理服人、以法服人。(汪日新)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朱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