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一辆客车上下午都载满人驶向安徽省枞阳县官埠桥镇祖农村。进村后,沿途陆续有人下车,然后径直走进一户户人家,如同“回家”一般。他们是县市场监管局帮扶人员,又一次来到该村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第四个中国扶贫日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帮扶人员去走访,就是盘点一年来帮扶的收获,按照‘七个不落、一个不少’的标准排查存在的问题,并立行立改,确保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扶贫政策在祖农村落地生根。”该局局长谢咬信说。
上午9时许,该局帮扶人员唐明见到帮扶对象张旭初时,只见他正站在一望无际金黄色的稻田边指挥工人干活。“稻子快成熟收割了,遇到连续雨天,不把田里的水排干不利于收成。”
张旭初拟今年脱贫。年初,唐明就与张旭初共同谋划出脱贫策:从农民尤其是贫困户手中流转土地,办一份水稻种植的家庭农场执照。说干就干,他多方筹措资金,很快就流转了1000亩土地并适时种上了水稻;该局登记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一线办公,他足不出户就拿到了家庭农场执照。
“办了家庭农场执照,不仅获得了2万元奖励,解了前期种稻投入大、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还方便签订各类合同。”在祖农村办公室,与张旭初盘点收获,他信心满满地算了一笔账,每亩水稻刨除各项费用可获纯利200元,仅这一项就是20万,“今年脱贫不成问题!”
张旭初在自己脱贫致富时,不忘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现有20名劳动能力弱的贫困户在我的家庭农场务工,每年不出村可获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务工收入。”张旭初说。
而在前几日,当帮扶人员张文若走进贫困户何传保家时,眼前生机勃勃:猪在觅食打闹、羊在不停欢叫,似欢迎来走访的“亲戚”;鸡在满院子飞舞,有的落到树上栖息;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年初,为增强何传保脱贫内生动力,张文若就花2000元帮其购买了4只小猪,并送去1000元饲料。”该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小朱介绍。
由于产业扶贫政策给力、帮扶人员助力,何传保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先后购买了14头猪、10只羊、1头牛和100只小鸡,新修猪圈2所、羊屋1间、鸡舍若干,饱和养殖。“今年仅养殖禽畜就能得到国家奖励1.55万元,加上禽畜出栏后收入, 4口人脱贫问题不大。”何传保对今年可预期收入早就算过多次。
通过盘点,一年来该村贫困户收获满满:获种养业奖补资金25.25万元,享受光伏扶贫补助11.1万元、教育资助5.92万元,小额信贷获益5.7万元,申报健康扶贫90户116人……
在盘点收获的同时,该村干部与结对帮扶人员联手,与贫困户贴心交流,了解其所需所盼,全方位查找帮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排查出贫困户信息更新不及时,帮扶措施与成效不具体、不精准,走访记录填写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10余条。“对排查出的问题,我们将限期整改到位,确保76户贫困户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坚决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小朱对今年的脱贫工作信心满满。(章洋 朱凌志)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高春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