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山美水美,生态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近来年,枞阳县结合人文、自然、基础产业,不断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枞阳供电公司紧跟步伐,加快电网建设,助力新农村经济发展。用心、用情、用力牵起2500千米线路架构起的坚强电网,点亮2500千米的光亮,饱蘸淋漓的丹青为枞阳美丽乡村建设描绘电力新风景。

电网改造惠农家
“虽说是电气化县,其实电网改造覆盖面并不广,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以来,县域电网改造面仅40%不到。”枞阳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祖向阳介绍,“十二五”期间,枞阳公司争取上级公司农网项目资金投入2.585亿元,累计完成全县13个乡镇111个村的电气化建设任务,2015年通过了安徽省农村电气化县的达标验收。
祖向阳指出,之前由于资金所限,该县农网改造相对缓慢,供电能力与“小康电”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低压户均容量仅1.65千伏安每户。2016年1月4日,枞阳县由安庆市划归铜陵市,枞阳公司抓住区划调整带来基础建设大投入、大产出的契机,“大刀阔斧”地升级改造农村电网,仅2016年至2017年10月期间,投入农网资金2.04亿元,新建、改造208个配电台区,新增配变容量6.72万千伏安;改造35千伏变电站1座,建改35千伏线路46.3千米,10千伏线路213.01千米,低压线路328.75千米,受益农户达到11.5万余户。
通过农网升级改造,加速智能表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全县31.2万只电能信息的远程采集,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达99.81%,供电可靠率达99.86%。

电力扮靓新农村
走进会宫镇老桥村,一道道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民居,一行行绿树,一丛丛繁花,老桥不“老”,墙面上换上了整齐的下户线和新的电表箱,条条银线穿梭,美丽乡村建设让老桥焕发出蓬勃朝气。
“精品台区”、“精品台区带”创建活动,围绕“设备精良、指标精益、管理精细、服务精致、环境精美”五个方面创建评价标准,开展了绝缘化改造,全面完成了下户线、表后线整治以及中保安装工作,台区各类标识、警示牌张贴悬挂到位,让外观漂亮,内部整洁的电力配套设施与美丽乡村村容、村貌相得益彰。
老桥村村民66岁的退休供电员工吴显成,谈起他离开供电企业后农村电力的建设发展,露出自豪的微笑:“原来我还在单位上班的时候,遇到刮风下雨,就开始坐立不安,晚上也睡不安身。出去抢修,这里问题好了,那里的问题又来了,忙得团团圈,还不能让大家伙的电用得舒心。短短几年,我们的电网是彻底的大变样了。”
而说起新农村、新电力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刚刚从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出来,踱步回家的李大爷也笑呵呵地凑了上来:“这个我也要讲几句,村里电网改造以前,我可没这么悠闲。煮个饭恨不得有人守着,现在孩子给买了智能电饭煲,教我定时预约,这回家炒两个小菜就可以吃饭了,关键是根本不担心停电。”李大爷老人指着屋里的电器说:“你们看,空调、冰箱都是电网改造之后买的,以前是想用用不了呀。”
老桥村人口约900多人,过去全村只有一台变压器。2016年,县供电公司为村增容了3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并新增、分拆台区,改造、新建高、低压线路近2000米。”“今年我们乡里有一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供电所去年底就已经提前把这个村的线路、台区安装到位了。”
老桥村村支书吴兆友介绍,近两年县、乡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想了不少办法,以茶叶、果树和水产等种养殖发展很快,供电公司提前对接,都能及时满足用电需求。

主动服务获点赞
告别低电压,用上舒心电、满意电!好的电网还要有好的服务来支撑。“我们在服务上还需要有所改进。接下来不仅要在提高整个服务队伍能力素质方面下功夫,还要多深挖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的服务思路,毕竟只有一流的专业技术才能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服务。”聊起优质服务,已在枞阳公司营销专业工作多年的余晨认为在这条道路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公司以开展主动服务大讨论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大讨论引导员工改变立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拥有主动服务意识,就会常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以热心、细心、耐心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时刻让客户感受到优越感和被尊重……”班组成员常常坐在一起,就日常工作中大家遇到或想到的个性服务问题深入探讨,共商解决措施和办法。同时就各类服务投诉案例开展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情况进行风险排查,全面防范和预控。2017年,枞阳公司先后成立了7个社区工作站,按照“1+1+1+N”模式,搭建一个社区服务平台、组建一支品牌服务队伍、筹划一系列主题服务活动、创建一套保障服务体系,满足社区成员不同需求的有效方法,把服务送到家门口。
在浮山镇女儿桥建设的工作站信息公开墙上,社区客户经理和党员服务队队员的信息一目了然。客户经理王国副对客户姓名、家庭住址、基本情况等信息也都了然于胸,哪家有什么事情,客户经理会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4月19日,贫困户老李家的光伏电站需更换电板,需要协助;5月9日,村敬老院的廊道路灯不亮,帮助更换……”翻开王国副的工作日志,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服务队志愿服务的内容,也真切地感受到村集体和客户对电力社区的信任。浮山用户采访:“原来有什么事情也打个电话电工就来了,现在门口社区里就能解决,那是更方便了。”
汩汩流淌的强劲电力,点亮了乡村的夜色,照亮了村民们的勤劳致富的道路。傍晚,看太阳徐徐落下,灯光点点亮起,你会惊奇地发现,这座白天里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农业小城,此刻因熠熠电光而散发出别样的魅力。(王萍韩流)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