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在线

枞阳在线网站 | 枞阳融媒体中心 主办

设为首页

简体 | 手机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县直 >正文

浇筑扶贫路 架设连心桥

——市交通运输局真情帮扶助脱贫

时间:2018-08-07 15:40:08

  根据脱贫攻坚“一结双包”要求,市交通运输局成为藕山镇大港村的“亲家”,“结亲”三年来,在推动村经济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大港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三年来,在市交运局的帮扶下,大港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村干部和村民赞不绝口。为改善大港村办公条件落后的现状,市交运局主动与村两委沟通、商讨新建办法,并争取县级各职能部门支持,在2016年“结亲”当年,就在资金缺口上给予50多万的帮扶:更换了全新的办公设施,安装高质量的音响设备,建设完善的安保系统,为大港村的后续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该村大晗组人口密度大,原来村民出行的土路坷坷坎坎,高低不平,晴天经过一身灰,雨天出行满腿泥,道路横跨河沟连接村民出行唯一的水泥砼桥“大晗桥”,因年久失修,中间出现多处“漏斗”,破损不堪,摇摇欲坠,村民出行经过胆战心惊,买了小车也开不进家。当市交运局了解这一情况后,立马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局党委书记、局长凌勇带领班子成员多次考察调研,提出:“路桥是农村产业的‘输血造血主动脉’,精准扶贫应发挥交通行业职能优势,以方便村民出行,提高村道路、桥梁基础建设为先行,作为包村挂点帮扶单位,全额出资修建大晗组道路及危桥改建,绝不能因路桥不通影响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会后,立即筹措安排经费45万元,在2017年把牵挂村民心头的“大晗桥”重建成更宽阔、更坚固、更安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大晗村原尘土飞扬的砂土路也铺上了能便于车辆通行的水泥路。

  “第一书记进村来”。为更好落实扶贫任务,方便交流,市交运局派出骨干队员组成工作组,由分管扶贫工作的局党委副书记任超任组长,陈奉明同志为队长驻村工作(因职务变动,现已转为帮扶责任人)。陈奉明同志业务素养高,处事能力水平强,帮扶施策门路对,精准脱贫成效显。贫困户胡某,患脑萎缩、肌萎缩瘫痪多年,生活不能自理,任书记与驻村工作队长陈奉明多次到市、县医院找专家咨询,并带胡某辗转两家医院进行诊治。贫困户方某,18年前从事建筑工作时不慎从高空坠落,下肢神经全部坏死,多年生活在轮椅上,全凭妻子悉心照料,家境十分贫穷,情绪极度低落和不稳定,有自杀倾向。任书记和陈队长得知情况后,积极为其家庭申报了低保,并耐心与方某进行谈心劝导,消除他的思想顾虑,鼓励他战胜自卑,树立信心。为使方消除寂寞,了解外面世界,陈队长将自己使用的笔记本电脑赠送于他,让他看新闻,消忧虑。如今,方某原本布满阴云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帮扶的贫困户胡孔胜家今年危房改造,资金有缺口,在任书记、帮扶人陈奉明同志多次与一爱心企业联系下,在获得爱心企业赞助近2千元后,个人拿出1千元,使胡孔胜家危房改建顺利完成。2018年,帮助申报个人创业扶助资金2500元。

  “因户施策、因人施教效果好”。“每月一次,雷打不动地到我家来,我就盼着他过来陪我说说话聊聊天。”吴老太提起市交通运输局的帮扶人陈道义赞不绝口,前年冬日的一次走访,陈道义见吴老太穿着的棉衣陈旧单薄,立即将自己身上的近千元羽绒服脱下披上了吴老太身上。吴老太年近80,三年前得了胃癌,帮扶人陈道义积极帮助其联系专家,在积极地诊疗下,已逐渐恢复健康。去年,陈道义依据吴翠华儿子有做豆腐的手艺,帮助发展自主经营的豆腐作坊,并在作坊运作后,再次鼓励他发展多种养殖,在例行走访时,积极为吴老太家自主经营的农产业、家禽等进行推销,经过精细帮扶,吴老太家2017年自主经营收入这块达到年收入三万元的标准,从而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实现脱贫。(史六友)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编辑: 高春英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律师声明 | 广告服务 | 举报纠错

枞阳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皖ICP备0750286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