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县医疗保障局持续深化医保领域“放管服”改革,科学精简规范经办服务管理流程,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抓好学习培训,着力提高经办能力。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提升服务能力,必须有扎实的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为基础。按照“人人上讲堂轮流将业务”的模式举办“医保学习大讲堂”,中心领导及业务人员轮流讲解政策业务知识,课前认真准备课件;课中组织现场互动,交流疑难困惑;课后分享课件至工作群,供干部职工及时查学巩固。通过自学、传学、帮学“三学合一”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提高服务理念,坚持“一改、两为、五做到”,落实“一次办好”制。大力推进“群众诉求有理有解”理念,落实首问首办责任制,围绕群众反映办事手续繁琐、办事时间长等难点、堵点问题,以优化流程、减少材料、缩短时限为重点,积极减化业务办理流程,增加业务经办途径,贴心服务群众。例如城镇职工异地就医备案业务,打个电话即可办理,减少了群众跑腿,提高了办事效率。针对近期医保信息平台新旧切换造成信息错误、系统不稳定等问题,耐心解疑释惑,悉心指导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群众完成医保结算。
三是做好药品集采。做到政策推行全覆盖,主动到各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开展政策解读,强化他们对政策的知晓度和执行度,引导其推广和使用中选价格适宜的药品,积极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等政策措施,切实将国家医药改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更多质优价廉中选药品供应。保障慢病药品、特殊药品、抗排异药品供应。变“粗放服务”为“全县一盘棋保障”,对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的供药,保障慢病药品、特殊药品、抗排异药品供应。变“粗放服务”为“全县一盘棋保障”,对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的供药,建立了由全县24家医疗机构组成的网络予以保障;另外,对特殊药品的供应,建立了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主、2家“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为补充的网络予以保障,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今年以来,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国家集采药品采购额已达399.88万元,采购数量为304045,采购产品数173种,发货数量已达290045,按照数量统计,发货率已达95.4%,节约医保基金约200万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
四是做顺外伤赔付。一是积极探索创新工作管理新模式,依托商业保险公司全国联网协查平台、专业的查勘手段、完善的专业队伍,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放大了基本医保的保障效应,使基本医保意外伤害待遇补偿更加规范、透明、公平、公正,有效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实现医保部门、商业保险的“优势互补、无缝对接”。二是加强督促指导,对商保公司工作人员经常性开展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三是加强考评挂钩,严格协议管理,重点考核服务态度、赔付速度。2021年承办枞阳县城乡居民意外伤害保险,参保人数641498人,人均筹资63元/年,意外伤害筹资金额40414374元,截止2022年3月31日已赔付5133人次,赔付金额3362.8万元。(何媛媛)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徐连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