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财政局围绕省、市、县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扎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提升为民服务本领。在全县财政系统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营造奋勇争先、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打造敢于担当、争先创优的财政干部队伍,激发财政干部新状态、展现新作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出台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活动方案,依托“两为”能力素质提升大讲堂平台,每季度举办一期讲座,由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登台讲授应知应会知识、宣传法律法规、交流研讨业务等,培养实干型、协作型、开拓型、专家型干部队伍,提升“为民办实事、为企业优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推进政采“放管服”改革。推广应用“徽采云”平台,组织采购单位全面使用“徽采云”平台开展政府采购活动,及时公开政府采购意向、合同备案等政府采购信息,实现“一网通办”。加强政府采购日常监管,对违规的公司采取约谈、责令整改等举措,维护政府采购日常秩序;严厉打击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行为,对违法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和行政处罚。认真组织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工作,一季度预算单位激活采购脱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帐号170个,填报预留份额达106万元,比上一年度预留份额增长2.7%。枞阳县政府采购领域一季度营商环境分析评议获全市第一。
三是强化信贷资金引导支持。强化监督指导,凝聚工作合力,鼓励和引导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服务供给。持续加大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信贷支持,确保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积极做好续贷转贷、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等工作。督促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下调贷款利率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一季度投放政银担贷款6114.8万元,办理税融通贷款3399.7万元,续贷过桥周转5490万元,周转率3.4次,各项指标全市排名靠前。正在会商出台《枞阳县金融支持“抗疫情、保企业、促发展”若干措施》,促进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贷需求。全力推进“政采贷”工作,构建政府采购与银行信贷合作机制,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是高效兑付惠企利民资金。按资金需求的轻重缓急合理调配资金,及时兑付一季度涉企资金,通过一卡通已发放各类惠农补贴0.7亿元。扎实开展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和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发放绩效评价工作,该项工作连续6年荣获全省A类等次。出台《枞阳县2022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安排1905万元用于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投入1800万元用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个一批”项目。
五是尽心竭力办好民生实事。按照“早开工、早建成,早收益”的原则,创新民生工程建设模式办好我县2022年16项民生实事。及时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足额配套县级资金1.96亿元。一季度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305件,完成全年任务的50.83%;“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已完工10.49公里、完工率51.8%;4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落实课后服务;改扩建幼儿园、老旧小区改造、4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2个15分钟阅读圈建设、27个15分钟健身圈有序推进;补助类项目序时发放。
六是抗疫与服务发展两不误。从3月16日第一轮核酸检测到4月6日第5轮核酸检测,县财政局机关共出动121人次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从3月21日到4月7日,县财政局机关共出动146人次参加社区卡点值勤。及时安排资金,保障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发热门诊改造及设备购置、隔离点发生费用等疫情防控经费需求。牵头组建片区临时党委,带动片区158位党员和众多基层干部投身抗疫一线。抗疫与业务工作两不误,一个个解决问题方案的出台,一条条财务数据的审核拨付,一笔笔涉农涉企资金的精准兑现,财政人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汪学阳)
稿件来源: 枞阳在线
|
编辑: 王章志
|